• <table id="0i6kk"></table>
  • <td id="0i6kk"><rt id="0i6kk"></rt></td><li id="0i6kk"><option id="0i6kk"></option></li>
  • 距離開展還有:

    行業新聞

    黃金養殖帶上的奶業“洗牌”

    2014/11/07

      市場需求政策扶持等多種因素推動哈市奶牛養殖向規模化邁進

      哈爾濱氣候寒冷,農業資源豐富,地處奶牛養殖的黃金地帶。雀巢公司在中國的第一個生產廠就建在哈爾濱雙城,蒙牛、伊利等國內乳品巨頭均在哈爾濱或者黑龍江省內建有生產基地。優越的地理條件和乳品企業的巨大需求,帶動了哈市奶牛養殖業的發展。

      然而,隨著市場的變遷,持續了近30年一家一戶的散養方式終于走到了歷史的拐點,規模化養殖場正快速崛起為奶牛養殖業的主力軍,帶動了人力、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在奶牛養殖業重新排列。
     

      市場波動

      小農戶難御大風險

      目前,我市奶牛養殖依然以小戶散養為主。以雙城市為例,規模養牛場奶牛存欄約為3.2萬頭,規模養殖比例占雙城奶牛飼養量的25.6%,鮮奶產量占30%。

      2013年年末,由于國內國際市場奶源缺口大,雙城雀巢公司一度鬧起“奶荒”。但僅僅時隔一個季度,國際市場風云突變,奶業市場從供給不足轉為供給過剩。受到價格低廉的進口奶沖擊,到10月份,雙城雀巢公司連續5次下調鮮奶收購價格。規模化養牛場作為直供戶價格為每公斤4元左右,而散戶價格每公斤不足3元。

      對于鮮奶采購價格連續下跌,雙城最大的鮮奶采購商雀巢公司鮮奶原料供應職能負責人陸明一臉無奈:“用奶企業最不愿意損害養殖戶的利益,但散戶由于管理手段相對落后,鮮奶生產成本較高而質量卻較低,這樣的鮮奶采購價格,散戶基本是賺不到錢的。”

      雀巢公司技術負責人表示,奶牛養殖達到什么樣的規模為最佳目前尚無定論,萬頭規模養殖場和500頭規模的養殖場各有優勢,都可以有相應的收益。但10到20頭規模的散養形式一定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遲早會被淘汰。
     

      政策引導

      規模化養殖成為趨勢

      對于奶源價格的波動,以及由此引發的奶牛養殖業的重新洗牌,政府早有預見。今年年初,省政府實施了現代示范奶牛場建設項目,計劃在全省補貼100個養殖單元,每個養殖單元規模為1000頭以上,補貼額度為1000萬元。

      在刺激政策引導下,雙城的規模化養殖場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今年建設的300頭以上養殖場就達25個,其中500頭以上的達12個。驅車走在雙城的鄉鎮村屯,隨處可見嶄新的牛舍。

      在雙城農豐鎮永久村一片遠離人煙的荒地上,由現代牧業集團投資興建的我市最大規模的奶牛養殖場正在建設中。建成后,養殖規模可達到28000頭,每天產奶量可超過300噸。雙城奶源建設的近期目標為每天產奶1000噸,有3個這樣的項目就夠了。

      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現代牧業是雀巢公司的合作伙伴,在雙城建養牛場主要目的是為雀巢公司提供奶源。而選擇今年建廠的原因主要是黑龍江省的優惠政策。根據政策,現代牧業的養牛場分兩期申請了8個單元的補貼,這些補貼可以彌補一定的投資成本。

      大型養殖場的進入不僅為雙城奶源建設注入了力量,也必將進一步加快現代化養殖技術的推廣和奶牛養殖行業向規模化發展。
     

      技術升級

      規模化不等于簡單放大

      規模化不是一個全新概念。雙城畜牧局相關負責人說,規模化養殖不僅僅是規模擴大,管理方式、養殖技術和硬件投入都要相應提升。

      現代牧業2.7萬頭牛場員工為400人左右,平均每個人管理奶牛數量為70到80頭;雀巢奶牛養殖培訓中心1200頭規模示范牧場需要員工20多人,平均每個人管理奶牛數量為50到60頭。而散戶養殖每戶僅養殖10到20頭奶牛,需要1到2個勞動力。

      現代牧業萬頭規模牧場奶牛產奶期單日平均產奶量為29.9公斤,而散戶養殖僅為15公斤左右。而且兩種養殖方式產奶質量不同,收購單價相差1元以上。

      用更少的人把更多的牛照顧得更好,依靠的是現代化管理體系。大型牛場擁有自己的實驗室和營養中心,不同年齡段的牛吃什么比較適合、容易吸收都經過專門研究。

      對現代化奶牛飼養,陸明舉了個形象的例子,科學研究發現,奶牛趴著比較有利于乳房的血液循環,能夠提高產奶效率,因此,現代化牛場的牛床都是特殊設計的,牛在上面很舒適,吃飽了就趴著。

      10月中旬,雀巢集團在雙城建設的奶牛養殖培訓中心正式投用,并開始向農戶教授奶牛養殖技術。據雙城畜牧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培訓中心才剛剛投用,效果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但這畢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奶牛養殖行業的深層次變革還需要市場和政府的雙重推動。

    免責聲明:乳博會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版權所有: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會展有限責任公司 蒙ICP備18004729號-3 技術支持: 會天下

    在線咨詢

    網站已關閉

    您的網站已到期,請及時續費
    聯系電話:400-606-1198

    微信掃碼添加好友

    www.22zy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