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奶牛壽命,提高終生產奶量 ——利拉伐201
2014/11/28近年來,中國奶業在向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快步前行,奶牛單產和飼養管理水平都有明顯提高。但在目前國內奶業的現況下,努力使奶牛“高產”一定能滿足牛奶供應么?奶牛的淘汰問題是大是小?除了大型牧場的高產、高效和高質,我們還需要考慮奶牛的合理利用年限,考慮如何提高奶牛的終生產奶量,對于這些問題乃至中國奶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奶業行業的所有參與者都有所對應的責任。
2014年11月24日,利拉伐2014奶牛長壽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這是自去年8月份后,利拉伐第二次舉辦以“奶牛長壽”為主題的研討會,再次帶領奶業同仁聚焦奶牛終生健康問題。
利拉伐東亞區總裁 索倫
利拉伐東亞區索倫總裁在會前致辭中表示,歐洲每年的奶品消耗量增長是0.7%,而亞洲尤其是中國奶品消耗量的增長是4.7%,中國的增長是非常快的,另外,人均奶品消耗主要在中產階級,中國以及亞洲的中產階級增長也是迅速的。在消耗快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的市場上有很多進口的奶制品和原奶;另外,索倫還講到,在牛奶生產中,如果沒有健康優質的原奶,是不能生產優質的食品的……;而談到“奶牛長壽”問題的時候,他講到很多因素都關系到奶牛的生產壽命,應該在奶牛初生的時候就給予它細心的照料,奶牛每增長1個月的壽命,會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基于索倫所提到的問題以及利拉伐所堅持的可持續發展的奶業(奶牛牧場),此次研討會從眾多影響奶牛的終生產奶量,進而影響牛場生產效益的因素當中,提撿出了對日常飼養中最重要的、會直接影響到奶牛產奶量以及經濟效益的因素進行討論,并把科學性的研究結果和日常的實際經驗相結合并與大家分享。
專家現場互動問答
“來自牧場的反饋”系列視頻穿插于茶歇間
研討會共邀請了8位來自中國、美國、以色列、加拿大、新西蘭的頂級奶牛專家和活躍在中、美規模化牧場管理一線的知名經理人針對奶牛壽命經濟效益分析、繁殖管理、熱應激控制、肢蹄健康、飼養工藝對奶牛健康及生產性能影響、犢牛飼養以及奶牛躺臥、站立和飼喂區的舒適度等問題展開專題討論,共300余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現場交流
利拉伐產品展示區
“牛人與牛”
《中國乳業》雜志社記者與利拉伐東亞區總裁索倫
研討會演講嘉賓有泰安澳亞現代牧場場長孫景峰,國際資深奶牛顧問、牛群管理專家Israel Flamenbaum,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等大學兼職教授、動物福利專家Jeffrey Rushen,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生產運營官喬綠,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Mike Van Amburg,利拉伐全球客戶項目支持總監Lior Yaron M.Sc,利拉伐中國牛奶質量經理、新西蘭奶泵貿易協會成員Lynda Mcdonald,華夏畜牧首席執行官張家淇。
來源:乳業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