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爾伯特牧業基地計劃3至5年基本消除散養奶牛
2014/12/14杜爾伯特在奶牛養殖上探索出了新路子:建設標準化奶牛牧場,走邊建設邊完善、邊經營邊提高邊規范的“滾雪球”式發展道路。效果如何?記者前去一探究竟。
“吃著營養餐,喝著深井水,睡著沙土床,閑著時候還可以到運動場曬曬太陽。”近日,記者在杜爾伯特克爾臺鄉金山牧場看到,這里的奶牛“幸福極了”。
幸福的奶牛也為杜爾伯特創下了可喜數據:1.5萬頭牧場奶牛日交易商品奶量120噸,拉動全縣總交易奶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而這種牧場式規范化養殖方式帶來的好處還遠不止這些。
從2011年起到現在,杜爾伯特已建成規范化牧場78處,投入使用54處。與此同時,按照“三退三進”目標,家庭式規范化牧場建設也在緊張推廣建設之中,目前已投用20處。計劃3至5年基本消除散養,奶牛養殖集約化率達到90%。
據測算,牧場奶牛日產奶量平均26公斤,伊利集團在牧場收購的奶價為4.2元每公斤,比散戶多出8毛錢。按每年300天產奶期算,一年下來,一頭牧場奶牛可為養殖戶增收6000多元。
“加快推進奶牛規模化、標準化養殖,不能‘一條腿’走路,要多元投入來促動。”主管畜牧業的副縣長李景翔告訴記者,今年杜爾伯特借助地緣優勢,吸引了數家有實力的企業來縣里投資興建牧場。目前已與多家企業達成意向性協議,正在進行深入洽談。按照長遠計劃,引進企業的養殖規模至少要達到1200頭。
在引進企業投資的同時,杜爾伯特還做起了飼草飼料業這篇“文章”。這個縣計劃每年調整耕地面積的15%用于以青貯、苜蓿為主的優質飼草料種植。到2020年,優質苜蓿保有面積將達到10萬畝、青貯面積達到25萬畝。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組建青貯聯合體,推行統一種植、統一收貯、分戶使用的模式。”李景翔向記者說道。
高標準奶牛牧場的建成不僅使杜爾伯特的奶牛產業初步邁向了現代化,而且還讓更多的奶牛養殖戶從中受益。
作為產業鏈條的終端,10多年來,杜爾伯特與伊利集團始終保持著穩定的合作關系。地企雙方都做出了承諾:外地奶價不管多高,杜爾伯特保證一滴牛奶也不外流。反過來,市場不管受到多大沖擊,伊利集團也不準單方降低奶價。李景翔說,今年,伊利集團再次加大資金投入,正在建設一處存欄5000頭奶牛的示范牧場。這個牧場建成后,將為全縣牧業集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變傳統為現代,從粗放到精細,由連心到連利,杜爾伯特奶牛養殖產業不斷提高產業競爭力和活力。按照這種模式發展,預計到2016年,全縣奶牛存欄量能達到26萬余頭,規范化牧場將達到100處,牧業產值可達到42.7億元,農業總產值、農民人均純收入來自畜牧業貢獻率均將達到70%以上。
來源:黑龍江農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