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食品多舉措保安全 日處理鮮奶1000噸
2015/04/13
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北京市國資委、中央企業媒體聯盟共同主辦的“走進新國企北京炫生活”走進了北京首都農業集團旗下的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三元食品副總經理呂淑芹向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質量安全是一個食品企業的靈魂,近年來,三元通過不斷創新生產監管舉措,實現了穩中求進的增長模式。
改善品種提高產奶量
據首農集團企業文化部部長傅鵬介紹,優質奶源保證是生產好牛奶的第一步,在牛奶的加工生產環節,三元食品把握每個關鍵點,包括原料奶、生產、加工、包裝及貯存等都作出了嚴格的質量控制要求,形成一套覆蓋諸多領域,監管行之有效的“陽光監管安全體系”。
“這套體系的建立從根本上確保了每一份在百姓餐桌上的乳制品的安全,為打造安全健康的放心奶,三元食品在原料奶的收購上要求近乎苛刻,”他表示,對于每一批原料奶的收購,都要經過至少28項指標的檢驗,還引進了內部第三方檢測機制,同時增加了感官指標、冰點及衛生指標等檢測項目,并增加了更為嚴格的對抗生素和體細胞的檢測要求,真正做到了與國外優質原料奶的質量標準相同步。
好種出好牛,好牛產好奶。據傅鵬介紹,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三元便把發展的目光放在了國外先進牛種的引進、改良和繁育推廣上,通過改善奶牛品種,生產優質乳制品。經過奶牛中心長期不懈的遺傳改良,奶牛的平均產奶量每年增加500—1000公斤。目前奶牛的平均年產奶量已經達到11噸。
奶牛身份證及時淘汰病態奶牛
奶牛也有身份證!傅鵬表示,每個奶牛一出生就會有一個號碼,用標牌掛在奶牛的耳朵上,用來識別和記錄奶牛的信息。當奶牛生病或者處于亞健康狀態時,工作人員通過耳標識別所記錄的信息,那該奶牛產出的牛奶將不能在市場上銷售。
此外,在三元綠荷牧場每頭奶牛的腳踝上都有一個電子設備,儲存了奶牛的身份和活動信息,當奶牛到擠奶廳的時候,計步器會把這些信息通過接收器傳輸到電腦后記錄,工作人員再將這些信息處理、整理成報告。牛奶技術人員依此獲得奶牛的產量,以及判斷奶牛的健康和發情狀況,以實現牛場的智能化管理。
傅鵬告訴記者,在牧場擠奶廳正下方,有一個類似管廊的地下通道,這里有當今國際上最先進的“魔盒”系統,它是整個牛場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的心臟。每頭牛對應下部均有一個“魔盒”,擠奶設備與“魔盒”相連接,擠出的牛奶必須經過“魔盒”,再通過密閉的管道系統,流向冷卻奶罐,待溫度降到規定值后,再通過類似加油槍的設備,直接注入奶車,送往牛奶加工廠。“魔盒”實際上是一套融有最新科技的牛奶成分時時檢測設備,“魔盒”發射的紅外線,可對牛奶進行掃描,并將掃描結果及時傳送到計算機系統,隨時了解每頭牛擠出牛奶的營養成分,對牛奶質量進行無縫式監控。
新項目日處理鮮奶能力將達1000噸
另外,據傅鵬介紹,自國家實施國產奶粉振興計劃以來,三元乳粉的發展受到京冀兩地政府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扶持。為實現產品升級換代,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市場競爭力,滿足乳粉業快速發展的需要,河北三元整合了現有加工廠,實施了產業升級、搬遷改造項目,即河北三元工業園項目。
據他介紹,該項目建于河北新樂經濟開發區,占地45公頃(約600畝),將建設成一個日處理鮮奶能力1000噸,集乳品加工、技術研發、物流中心為一體的現代化工業園,建成后可實現年產乳粉4萬噸,各類液態奶25萬噸。項目于2014年9月底開工建設,預計將于2016年竣工投產。
信息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