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錫智:即使不景氣 優質粗飼料依然重要
2015/04/22
沒有非用不可的飼料,沒有非缺不可的飼料。我們需要的是營養素本身,而有營養成分的飼料我們都可以利用,而且要資源就近化利用。有的地方適合種甜高粱,有的適合種小麥,有的地方適合種羊草,沒有一個定勢。當奶價好的時候進口確實劃算,進口得到更好的優質粗飼料,得到更高的產量,這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的。我們追求的是日糧里面的營養,只要滿足這個營養,我們不問出處,不問來歷。
現在實行配額的國家還很多,以色列、加拿大等仍舊有配額,美國是自由市場,但美國的奶價很低。如何度過難關?國外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借鑒。我認為大概做好以下三方面,對行業競爭力會有比較好的提升。
第一是粗飼料。在不景氣的情況下,優質的粗飼料依然重要。很多人以為我們用優質粗飼料成本會增加,實際上并不一定增加。
1. 優質粗飼料絕對能促進干物質的采食量,這樣就促進了總營養的攝入,那總產量就會增加。
2. 好的粗飼料意味著更好的消化率,而更好的消化率也是飼喂效率,現在國內很少有企業關注飼喂效率,實際上用好的粗飼料消化率高,那飼喂效率會更高。
3. 在做營養模型時,我們僅僅是模擬了營養各方面的平衡、氨基酸的平衡,我們特別容易忽略一個問題:其實消化率很難模擬。營養素或者飼料本身在消化過程的流通速度上,纖維含量越高,停留在消化道的時間越長,消化道對它的吸收時間就越長,它的消化比也會提高,有了這幾個提高,綜合的轉化效率也會提高,這樣我們會得到更加高產的奶牛群。
我們如何提高產量又不突破奶的產量呢?可以淘汰低產牛!以色列的淘汰率很高,達到33%、34%,美國有的牛場淘汰率40%。其實只要管理好了,淘汰做到40%,可以保證后備牛補充。通過飼養更多的高產牛,做精這些高產牛,把平均的轉化效率提高,那公斤奶的成本會大幅度下降,這樣牛場的盈利水平是會提高的。
第二是奶牛福利。實際上奶牛福利是投入回報最高的,但是在我們行業沒有得到普遍的認識。
第三是勞動效率。如果同樣產奶,牛群規模在縮減,總產量不變,那么勞動成本也會下降,這個是值得我們整個行業去借鑒的。其實我們國家受洋奶粉的沖擊導致牛奶賣不動,就是效率不行,我們的飼料原料和資源的轉化效率和國外也存在很大差距。為什么美國奶價那么低,優質粗飼料還是供不應求?我們依賴進口,很難跟當地的奶農去競爭,加州最好的草地下來的草基本上都被當地的牧場采購了,我們很難采購到。
所以我們應該重新去普及去改善去認識。我們用苜蓿和燕麥草做例子,燕麥草適口性好,纖維的消化率高,NDF普遍比苜蓿高,但ADF接近于苜蓿草,纖維束、半纖維素成分相對高,木質素相對低,既是粗飼料又有很好的適口性,還有很好的消化率,保證瘤胃健康,這些潛在的效益是我們從配方和營養素上看不出來,但是牧場應該作為一個比較重要的考量因素,即如何用更好的資源組合,充分了解每一個飼料原料的特性,做一個更完備的配方,達到綜合降低成本的目的。成本降低最有效的手段還是提高單產更劃算。
信息來源:荷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