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i6kk"></table>
  • <td id="0i6kk"><rt id="0i6kk"></rt></td><li id="0i6kk"><option id="0i6kk"></option></li>
  • 距離開展還有:

    行業新聞

    伊利股份公布2014年財報 營收凈利潤持續穩居行業

    2015/04/25

      4月24日,伊利股份正式公布2014年財報。數據顯示,2014年,伊利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544.36億元;凈利潤41.67億元,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71.19%,營收和凈利潤均位居行業第一,且當前在國內乳業市場牢牢占據了包括綜合在內的五個市場占有率第一,均顯示了伊利開辟的“有機生長”道路越走越穩健,輔以惠及合作伙伴的“互聯網+”及“產業鏈金融”兩大生態圈戰略的穩步推進,伊利邁向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健康食品巨頭的路徑清晰可見,實現2020年躋身全球乳業五強的目標指日可待。

      財報顯示,在總營收和凈利潤的連年雙增下,伊利股份每股收益不斷攀上新高,2014年達到了1.35元/股,公司凈資產收益率更達到了23.66%。此外,伊利股份上市至2014年現金分紅達56億元,給股東帶來豐厚的回報,并成為國內首家千億市值乳業股。同時,公司近幾年銷售費用率總體呈下降趨勢。證券分析人士指出,收益、投資回報的增長和銷售費用率下降顯示了伊利高效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
      財報還透露,伊利股份的液態奶、奶粉、酸奶、冷飲四大產品線均衡發展,銷售業績全面穩增。明星產品是營收和利潤增長的重要來源,尼爾森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伊利旗下“金典”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0%,“QQ星”維尼熊營養果汁酸奶飲品銷售額同比增長近150%,常溫酸奶新品“安幕希”自上市以來,季度環比增速超150%;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金領冠珍護”的銷售額,同比實現91%增長;酸奶兩大明星子品牌——暢輕、每益添銷售額的增速,分別達到113%、90%;最新跨界推出的植物蛋白新品——核桃乳產品不僅創下公司訂貨會上有史以來最大訂單量,更在2015年第一季度以超100%的環比速度增長,未來增長空間巨大。2015年1月剛上市的甄稀冰淇淋月度環比更是實現了130%的增長。此外,公司2014年電商業務收入更同比大幅增長超800%。不久前,在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4年度中國商品銷售結果統計中,伊利占據了全國乳制品綜合市場、奶粉市場、冷飲市場、液態奶市場以及兒童奶市場五個市場占有率第一位置。

      乳業專家指出,上述靚麗業績和市場占有率的取得,體現了消費者、股東、產業鏈伙伴對伊利的信賴,更體現了伊利所開辟的乳企“有機生長”模式初顯成效。這一模式,體現的是企業全面、均衡、可持續、健康的發展態勢,聚焦了深度、廣度、高度、精度四大維度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主要體現在:深度上,深入強化奶源建設和質量管控方面的領先優勢,構筑國際領先的質量管控和食品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廣度上,完善“全球織網”國際化布局,做到整合全球資源、服務全球市場;高度上,匯聚世界級創新研發實力,有效提升品牌價值,優化產品結構;精度上,不斷精進供應鏈效率使資源合理配置、精耕渠道實現精準營銷,以及提升管理能力精益管控費用率。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機生長”模式的四大維度核心競爭力,隨著伊利 “互聯網+”和“產業鏈金融”兩大生態圈戰略的推進,還將進一步得到強化。
      據了解,一方面,伊利積極探索基于公司500多萬個銷售終端、10億級消費者和眾多合作伙伴提供的信息的大數據分析,結合運用互聯網最新科技產品,持續洞察研究消費者需求,改善消費體驗,實現精準營銷和供應鏈運營優化。同時持續推進與包括互聯網三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在內的新興互聯網企業的跨界深入合作,以體驗更良好的服務方式,從而助力品牌忠誠度,以及公司長遠發展能力的飛躍。
      另一方面,在產業鏈金融生態圈構建上,伊利通過自身與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良好合作,共同開發針對產業鏈上游牧場、下游經銷商的多種金融產品,有效解決了供應鏈客戶的融資需求,實現公司與客戶的協同發展。未來,伊利充分發揮互聯網對傳統金融系統能力的提升作用,為上下游客戶提供更為優質便捷的服務,強化與上下游的合作共贏,共同打造一個成本低、風險低、效率高、收益高的產業鏈金融生態圈。
      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表示,未來公司將更多地從消費者和合作伙伴共贏出發,通過強化創新和國際化兩大驅動力,最終實現“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提供者”的企業愿景。乳業專家陳渝認為,沿著“有機生長”路徑,輔以兩大生態圈戰略,伊利實現“2020年進入全球乳業5強,從五百億級企業向千億級企業跨越”的目標前景可期。

    伊利最新年報業績544.36 億,今年610 億,離千億目標只剩最后3-4里
      4月24日下午,國內最大的乳業巨頭伊利股份公布了2014年成績單,不出所料,蟬聯乳業老大桂冠,并攬下配方奶粉冠軍。《消費日曝》查閱年報了解,伊利股份2014年銷售額544.36億元,同比增長13.93%;凈利潤41.44億元,同比增長30.03%。這是國內乳業企業首個接近550億元規模的企業。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消費日曝》:按照這個發展勢頭,2015年伊利銷售額將超過600億元。屆時,伊利將是唯一達到600億元的國內乳品企業。2015年一季度,伊利營業收入149.92億元,同比14.35%;凈利潤13.03億元,同比增長20.16%。
      伊利再繼續保持乳業整體老大、凈利潤老大、配方奶粉國產品牌老大的基礎上,2014年力壓蒙牛,重新奪回液態奶老大位置。奶粉行業混戰,伊利擠下貝因美,折得配方奶粉國產品牌桂冠,同時位列國內配方奶粉市場份額第三。伊利2015年目標610億元。如果按照12%-15%的增長率,伊利2020年實現1000億銷售目標不再是回事了。1000億俱樂部要擴容,不再是歐美人的天下,沙龍聚會中國代表要少不了。

    乳業老大+盈利老大
      從2011年伊利重奪乳業老大寶座后,憑借穩健、強勁的增長,伊利一直穩居乳業第一的寶座。而凈利潤這兩年也是保持第一的位置。
      伊利2014年凈利潤41.44億元。凈利潤規模已經抵得上一個大中型乳業企業年收入。在液態奶上,液體乳產品本期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424.06 億元,較上期增加 52.90 億元,同比增長 14.25%。蒙牛去年收入為人民幣430.361億 元,占蒙牛總收入的86.0%。在液態奶誰是老大上,AC尼爾森的數據與中國商業聯合會的數據有矛盾。AC尼爾森統計,蒙牛液態奶市場占有率第一,不過,中國商業聯合會數據,伊利是老大。宋亮表示,去年包括酸奶在內,伊利液態奶超過蒙牛,回到第一的位置。在冷飲上,伊利冷飲產品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42.83 億元,較上期增加 0.41 億元,同比增長 0.96%。蒙牛去年銷售額27.161億元。

    配方奶粉登頂國產品牌冠軍
      2014年,伊利奶粉銷售額 力奪國產奶粉品牌冠軍。奶粉及奶制品本期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60.13 億元,較上期增加 5.01 億元,同比增長 9.09%,
      2014年,大量嬰幼兒奶粉品牌涌入,為了搶市場,互相搞促銷戰,甚至價格戰也一觸即發。各大品牌的市場占有率變化劇烈。作為國產奶粉品牌老大的貝因美不幸踏空,排名跌落,伊利配方奶粉憑借搶進的后勁,一躍成為國產奶粉新冠軍。
      伊利方面人士表示,2014年配方奶粉銷售業績很好,銷售額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宋亮表示:伊利配方奶粉今年銷售額將會再進一步,達到70-80億元規模。之前,在國產奶粉品牌中,伊利排在貝因美之后屈居第二。按品牌計算,2014年,伊利將排在惠氏、美贊臣之后,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三位置。而好伙伴蒙牛去年奶粉銷售額39.610億元,比伊利小了不少。
      伊利集團去年穩步推進國際化戰略,先后在新西蘭建立了年產量達4.7萬噸嬰兒配方的奶粉項目,與美國最大的牛奶公司DFA 合資建8萬噸奶粉基地。屆時伊利從成本、產品、品牌優勢更將明顯。期待伊利與惠氏、美贊臣掰手腕。沒有制衡,老外只是把中國市場當做搖錢樹。

    綜合市場占有率25%
      中國商業聯合會統計,2014年伊利全國乳品綜合、奶粉、冷飲、液態奶及兒童奶市場五個市場占有率第一,據Euromonitor數據,2014年伊利綜合乳品市占率為25%,處于遙遙領先地位,蒙牛占22.6%,逐漸加大與第二名的差距。如果伊利實現千億目標,市場占有率約占40%。

    培育植物蛋白飲料增長點
      這幾年植物蛋白飲料興起,市場規模將達達到千億,而作為動物蛋白的老大,伊利也提前做好布局。2014年底,伊利推出的核桃乳進展順利,春節期間收入超1億,預計2015年將推新口味植物蛋白飲料。2015年全年有望實現銷售收入10個億。植物蛋白飲料開啟乳品以外品類擴張序幕,未來公司將發展成為大健康產業航母,預計會涉足功能飲料、果汁、休閑食品,甚至保健食品等大健康相關行業,為公司長期增長提供新動力,開辟新的增長點。
      2014年4月,蒙牛聯手美國WhiteWave公司進入植物蛋白飲料行業,將植物模仿品牌帶入中國,去年年12月12日全面上市。蒙牛的野心也不小,屆時需要看2015年的年報了。伊利與蒙牛是對好兄弟,很像山姆大叔家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互相爭老大過程中,做成全球老大和老二。說不定哪一天,世界乳業的前兩位就是伊利和蒙牛。

    1000億俱樂部:要預留位置了
      2015 年,伊利計劃銷售額 610 億元,利潤總額 55 億元。目標很高高于分析師的預測。作為國內乳業老大,伊利不僅僅將目光盯在國內,更希望成為國際知名的乳業集團。
      2014年,伊利首次躋身全球乳業10強,也是亞洲唯一一家進入10強的企業。值得歡喜,但是也應該看到,數據顯示,伊利目前規模僅為雀巢的1/4,也是恒天然的1/2。在規模上和整體競爭力上還有不少的差距。盡管如此,差距并不是不可逾越,相反伊利則是希望以此為契機,擠掉幾個國際企業,躋身前5名。
      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在2014年12月31日集團年會上鄭重宣布,伊利要在2020年進入全球乳業5強,實現從百億級企業向千億級企業的跨越。達到1000億元規模,對于一般企業可謂遙不可及。但是對于伊利來說有實現目標的深厚基礎。按照伊利年12%-15%的增長率計算,伊利不僅能完成甚至可以提前完成。2030年的時候,中國GDP成為世界老大。屆時乳業老大位置也說不定留給伊利。

    信息來源:奶業新聞

    版權所有: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會展有限責任公司 蒙ICP備18004729號-3 技術支持: 會天下

    在線咨詢

    網站已關閉

    您的網站已到期,請及時續費
    聯系電話:400-606-1198

    微信掃碼添加好友

    www.22zy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