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批次奶粉上黑榜,國產進口都有中招!
2015/05/07
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官網發布《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報》。通報顯示,包括飛鶴、龍丹等國內企業在內的48個批次抽樣不合格。不合格奶粉中,有3批次樣品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公開資料顯示,黃曲霉毒素M1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
通報顯示,2014年,國家食藥監總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抽樣檢驗,覆蓋了國內全部100家生產企業的產品和部分進口產品,抽檢樣品1565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48批次,涉及23家國內生產企業和4家進口經銷商。國內企業樣品不合格的有44批次,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樣品23批次,存在較高風險的11批次。
進口奶粉4批次不合格,其中:
存在一般風險的2批次,分別為福州迪瑞貿易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西班牙的寶露芬品牌乳粉、武漢美斯通工貿發展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奧地利的Holle品牌乳粉;
與包裝標簽明示值不符,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2批次,分別為申維健怡貿易(深圳)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荷蘭的瑪米力品牌乳粉、北京百慧智業科技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瑞士的Tanilac(R)品牌乳粉。
對檢出不合格樣品的生產企業和進口經銷商,國家食藥監總局已通知相關省份的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令企業停止生產和銷售,召回不合格產品,并對相關企業進行了處罰;吊銷了山西古城乳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注銷了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
仍在停產整改的10家企業分別是:
黑龍江農墾英博華威乳業有限公司
黑龍江省富裕明星食品有限公司
黑龍江華丹乳業有限公司
哈爾濱乳多寶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青岡分公司
黑龍江澳樂滋乳業有限公司
黑龍江農墾正元乳業有限責任公司
貝登(福建)嬰幼兒營養品有限公司
陜西圣唐秦龍乳業有限公司
楊凌圣妃乳業有限公司
吉林飛鶴艾倍特乳業有限公司。
其他11家企業已整改合格恢復正常生產。
黑榜現“奶粉國家隊”品牌
對比之前的公開消息,有4個抽檢批次不合格的品牌是此前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推介的“奶粉國家隊”品牌。
2013年9月,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對外推介奶粉新產品名單,包括雅士利、伊利、完達山、飛鶴、明一和高原之寶6個品牌,外界一直將這個名單稱為“奶粉國家隊”;去年,協會又推介了兩批,品牌名單擴充至19家。
對照上述品牌名單,記者發現有4個品牌的8個批次產品在此次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的不合格名單中,包括高原之寶、龍丹、飛鶴艾倍特、太子樂等。
黃曲霉毒素M1為一類致癌物
在此次抽查的不合格名單中,導致有較高食品安全風險的是檢出阪崎腸桿菌和黃曲霉毒素M1超標。據了解,阪崎腸桿菌是存在于環境中的一種條件致病菌,可能對0~6月齡嬰兒,尤其是早產兒、出生低體重兒以及免疫力缺陷嬰兒存在較高健康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黃曲霉毒素M1于199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一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黃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
通常問題奶粉都出在這些指標上
菌落總數: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反映食品被細菌污染程度及清潔狀態。
菌落總數超標說明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工藝條件和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阪崎腸桿菌:阪崎腸桿菌是存在于環境中的一種條件致病菌,可能對0~6月齡嬰兒,尤其是早產兒、出生低體重兒以及免疫力缺陷嬰兒存在較高健康風險。阪崎腸桿菌檢出主要由于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環境和設備設施衛生條件。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AO/WHO)認為,嬰幼兒配方乳粉沖調、放置過程中阪崎腸桿菌有潛在生長的可能,消費者應注意嬰幼兒配方乳粉沖調、放置的有關事項。
黃曲霉毒素M1:黃曲霉毒素M1是一種真菌毒素,其來源一般是由于奶牛攝入被黃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飼料,經體內代謝所產生的。嬰幼兒屬于敏感人群,食用黃曲霉毒素M1超標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可能存在較大的健康風險。
硝酸鹽:硝酸鹽存在于環境、食物與水中,在人體內可能轉化為亞硝胺。亞硝胺存在較高健康風險。硝酸鹽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嬰幼兒配方乳粉原料帶入。
營養成分含量指標:嬰幼兒配方乳粉中的營養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等。嬰幼兒配方乳粉中的各類營養成分含量指標是根據我國嬰幼兒發育對營養素的需要量而制定的,長期食用營養成分含量指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可能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存在不良影響。營養成分含量指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原料或生產過程不符合要求。
信息來源:奶業新聞
通報顯示,2014年,國家食藥監總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抽樣檢驗,覆蓋了國內全部100家生產企業的產品和部分進口產品,抽檢樣品1565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48批次,涉及23家國內生產企業和4家進口經銷商。國內企業樣品不合格的有44批次,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樣品23批次,存在較高風險的11批次。
進口奶粉4批次不合格,其中:
存在一般風險的2批次,分別為福州迪瑞貿易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西班牙的寶露芬品牌乳粉、武漢美斯通工貿發展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奧地利的Holle品牌乳粉;
與包裝標簽明示值不符,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2批次,分別為申維健怡貿易(深圳)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荷蘭的瑪米力品牌乳粉、北京百慧智業科技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瑞士的Tanilac(R)品牌乳粉。
對檢出不合格樣品的生產企業和進口經銷商,國家食藥監總局已通知相關省份的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令企業停止生產和銷售,召回不合格產品,并對相關企業進行了處罰;吊銷了山西古城乳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注銷了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
仍在停產整改的10家企業分別是:
黑龍江農墾英博華威乳業有限公司
黑龍江省富裕明星食品有限公司
黑龍江華丹乳業有限公司
哈爾濱乳多寶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青岡分公司
黑龍江澳樂滋乳業有限公司
黑龍江農墾正元乳業有限責任公司
貝登(福建)嬰幼兒營養品有限公司
陜西圣唐秦龍乳業有限公司
楊凌圣妃乳業有限公司
吉林飛鶴艾倍特乳業有限公司。
其他11家企業已整改合格恢復正常生產。
黑榜現“奶粉國家隊”品牌
對比之前的公開消息,有4個抽檢批次不合格的品牌是此前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推介的“奶粉國家隊”品牌。
2013年9月,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對外推介奶粉新產品名單,包括雅士利、伊利、完達山、飛鶴、明一和高原之寶6個品牌,外界一直將這個名單稱為“奶粉國家隊”;去年,協會又推介了兩批,品牌名單擴充至19家。
對照上述品牌名單,記者發現有4個品牌的8個批次產品在此次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的不合格名單中,包括高原之寶、龍丹、飛鶴艾倍特、太子樂等。
黃曲霉毒素M1為一類致癌物
在此次抽查的不合格名單中,導致有較高食品安全風險的是檢出阪崎腸桿菌和黃曲霉毒素M1超標。據了解,阪崎腸桿菌是存在于環境中的一種條件致病菌,可能對0~6月齡嬰兒,尤其是早產兒、出生低體重兒以及免疫力缺陷嬰兒存在較高健康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黃曲霉毒素M1于199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一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黃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
通常問題奶粉都出在這些指標上
菌落總數: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反映食品被細菌污染程度及清潔狀態。
菌落總數超標說明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工藝條件和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阪崎腸桿菌:阪崎腸桿菌是存在于環境中的一種條件致病菌,可能對0~6月齡嬰兒,尤其是早產兒、出生低體重兒以及免疫力缺陷嬰兒存在較高健康風險。阪崎腸桿菌檢出主要由于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環境和設備設施衛生條件。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AO/WHO)認為,嬰幼兒配方乳粉沖調、放置過程中阪崎腸桿菌有潛在生長的可能,消費者應注意嬰幼兒配方乳粉沖調、放置的有關事項。
黃曲霉毒素M1:黃曲霉毒素M1是一種真菌毒素,其來源一般是由于奶牛攝入被黃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飼料,經體內代謝所產生的。嬰幼兒屬于敏感人群,食用黃曲霉毒素M1超標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可能存在較大的健康風險。
硝酸鹽:硝酸鹽存在于環境、食物與水中,在人體內可能轉化為亞硝胺。亞硝胺存在較高健康風險。硝酸鹽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嬰幼兒配方乳粉原料帶入。
營養成分含量指標:嬰幼兒配方乳粉中的營養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等。嬰幼兒配方乳粉中的各類營養成分含量指標是根據我國嬰幼兒發育對營養素的需要量而制定的,長期食用營養成分含量指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可能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存在不良影響。營養成分含量指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原料或生產過程不符合要求。
信息來源:奶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