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丹、英博華威等企業回應奶粉抽檢事件 提醒社
2015/05/082013年6月16日和19日,九部委和工信部曾連續頒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和《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其主要的目標就是要加強嬰幼兒乳粉的監管,提振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恢復并推動中國乳粉行業的發展。經過二年多乳企自身的努力,消費者逐漸對國產奶粉恢復信息,AC尼爾森的2014年奶粉品牌市場份額排名數據顯示,在母嬰店和商超渠道銷售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去年國內奶粉品牌與外資奶粉品牌在數量上首次持平。
但最新5月5日國家食藥總局公布的《關于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報》中顯示,抽檢樣品1565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48批次。此事件一經報道,電視臺、網絡、微信朋友圈像炸開鍋一樣,紛紛大肆報道乳粉不合格,表面上看是對不合格品牌的監 管,但事實上造成的是又一次國產奶粉聲譽的集體淪陷。
記者梳理后也發現,此次不合格的奶粉產品并非都危害食品安全,其中近一半是非安全性問題,在國產44個批次中有21個批次是包裝標簽明示值不符。例如,維生素C、銅、鐵、鋅、維生素B1等營養素指標與標簽明示的含量不符等。此次曝光企業飛鶴、英博華威發布聲明稱,造成含量不符的原因是產品標簽印刷錯誤。
記者走訪了解多家門店,店家表示許多消費者情緒較激動,紛紛要求退貨。那么事情的原委到底如何,為何一年前的抽檢今日才公布,為此記者專門趕赴此次抽檢事件重災區—黑龍江省。
龍丹負責人表示,生產日期為2013年10月23日的龍丹冠怡Ⅰ段400克袋裝產品確實不合格,導致該批次產品出現問題的原因可能是運輸途中個別包材出現了沙眼漏氣,產品與空氣接觸導致污染,從而被檢出阪崎腸桿菌。目前該公司已將產品全部召回,并第一時間更換了包材供應商。
另一企業黑龍江農墾英博華威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此次頒布的聲明顯示英博華威處于停產狀態,事實上,英博華威現在生產一切正常。為此,負責人還向記者出示了黑龍江質監局早前同意“恢復生產”的紅頭文件。英博華威負責人還補充說道:英博獲悉抽檢結果后,升級生產設備,完善包裝標識,提高檢驗頻次,迅速通過了質檢部門的監管驗收,進而恢復生產,至今為止企業各生產環節一切正常,各批次產品檢驗結果均合格,產品在全國各地市場正常銷售,與公布的現處于停產狀態相悖。
通報出來以后,最高興的當然是位列合格品牌的奶粉企業,不少品牌不僅一次次轉發外行媒體的報道,使得事情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借此宣傳自己產品質量過硬。但其實還是在深深的傷害自己從事的行業,尤其是對于廣大的消費者,他們會更加簡單粗暴的認定國產奶粉是危險的。造成消費者對于國產奶粉的信任度下滑,想要再次重塑信心難上加難。
同樣作為消費者更需理性,重新審視國產奶粉的質量,做出更為客觀的評判和選擇,不要以偏概全。
信息來源:北晚新視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