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i6kk"></table>
  • <td id="0i6kk"><rt id="0i6kk"></rt></td><li id="0i6kk"><option id="0i6kk"></option></li>
  • 距離開展還有:

    行業新聞

    我國奶業保持健康發展態勢 生鮮乳和乳品質量良

    2015/06/05

      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指出,當前我國奶業發展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奶業發展既面臨著國內外市場競爭的挑戰,也面臨著調結構、轉方式、不斷提高產業素質和競爭力的重大任務。奶業發展要適應新形勢和新要求,按照“穩產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嚴格監管保安全”的思路,一手抓奶業生產發展,一手抓質量監管,推動奶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現代奶業。

      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做了“加快轉型升級,推動健康發展”的主題報告,他強調,總體看我國奶業發展態勢良好。雖然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這是發展中、轉型中、調整中,必然要遇到的。成功應對這些挑戰,唯有轉變奶業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產業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從養殖看,“一降兩增三提高”,生鮮乳質量安全狀況良好。奶牛存欄1460萬頭,同比增長1.3%,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牛奶產量3725萬噸,同比增長5.5%,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的2012年的產量(3744萬噸);占我國奶牛80%以上的荷斯坦牛及其改良牛平均單產達到6噸,提高500公斤,9噸以上的奶牛達到130萬頭;存欄100頭以上的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到45%,提高3.9個百分點;規模牛場和小區100%實現機械化擠奶,整體水平超過90%。2014年國家投資改擴建奶牛養殖場1000個,支持養殖企業進口良種奶牛19萬頭,優質奶源基地進一步擴大。全國共建成高產優質苜蓿生產基地150萬畝,形成100萬噸商品苜蓿產能,“好草養好牛、好牛產好奶”的愿景正在實現。從農業部公布的抽檢結果看,全年抽檢生鮮乳樣品2.6萬批次,三聚氰胺等檢測全部合格。在“增長”“提高”和“良好”的同時,也有奶價下跌的遺憾。2014年2月,10個主產省區生鮮乳價格每公斤4.27元達到歷史高位,之后持續下跌,年底降至每公斤3.79元,導致效益下滑。

      從加工看,乳品加工產量略降而利潤增長,乳制品質量總體良好。2014年乳制品產量2652萬噸,同比下降1.2%,其中液態奶產量2400萬噸,同比下降0.9%。這是1999年國家統計局開始公布乳制品行業數據以來的乳制品產量首次出現下降。雖然產量略降,但利潤增長。631家規模以上乳品企業,銷售總收入3298億元,增長16.5%;利潤225億元,增長25%。從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的抽檢結果看,全年抽檢乳制品樣品1312批次,覆蓋29個省的488家企業,不合格樣品數12批次,不合格率0.9%;全年抽檢嬰幼兒配方奶粉樣品1365批次,覆蓋國內全部100家生產企業的產品,不合格樣品數44批次,不合格率3.2%;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樣品23批次,不合格率1.7%。

      從消費看,市場消費群體逐漸擴大,電商銷售渠道異軍突起。從一些上市知名企業的報表看出,知名品牌產品的暢銷,反映出消費者的購買意愿,也是對品牌質量的信任。盡管目前常溫奶占乳制品消費市場主導地位,但2014年巴氏殺菌奶、酸奶的銷售量在穩步增加,奶酪銷量也在增加,這些都反映消費者對乳制品的認同和產品多樣化的需求。近兩年互聯網銷售異軍突起,成為乳品加工企業新的市場銷售渠道。打開網絡商城頁面,乳制品銷售很是搶眼。“互聯網+”的新市場銷售渠道,滿足了新一代網絡消費者的需求。另外,2014年學生飲用奶供應量達到69.5萬噸,大約占到常溫奶市場的4.6%,盡管占比不大,但卻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目前覆蓋2240萬名學生。

      今年初以來,我國一些地方出現了“賣奶難”和倒奶殺牛的情況。與年初相比,目前“賣奶難”已有明顯好轉,但壓力仍然較大,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充分發揮政府、協會、企業等多方力量,積極協調乳品企業與養殖奶牛場(戶)建立起生鮮乳收購合同關系,按照合同保證收購,努力做到不拒收限收、不倒奶殺牛。

      除“賣奶難”緊急情況外,行業發展還面臨著一些問題。突出表現為:

    (一)是奶業發展區域布局不合理。我國80%以上的奶類產量在北方,而50%以上的消費在南方,導致“北奶南運”和常溫奶市場份額較高。

    (二)是奶業產業競爭力較弱。我國奶業起步較晚,發展還不成熟,其產業競爭力較弱,主要是奶畜品種單一,優良品種份額不高;優質飼草料供應緊張,缺口較大;環保要求較高,糞污治理壓力較大;乳品品種單一,供需調控能力較弱。

    (三)是產加銷不協調發展壓力較大。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奶農與乳品加工企業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沒有形成利益共同體,只是簡單的買賣關系,短期行為嚴重。奶牛養殖處在弱勢地位,生產風險大,利潤低,不利于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另外,會議提出借鑒國外經驗,立足國內實際,必須加快轉型升級,將傳統奶業轉型升級為現代奶業,從種植、養殖、加工、銷售、消費等全產業鏈著手,重點是“兩推,兩調”。“兩推”:推進適度規模養殖。規模養殖要講究適度,不是越大越好,要考慮資源、氣候等多種因素,確定適宜的規模大小;推進產業一體化。一體化是“產、加、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要因地制宜地多途徑推進產業一體化。“兩調”:調整草畜結構,我國區域廣闊、氣候各異,僅荷斯坦牛一個品種難以勝任,奶畜品種宜多元化;調整乳品結構,我國液態奶產量中約80%以上是超高溫滅菌乳,干乳制品中以奶粉為主,奶酪、奶油、煉乳等較少,品種結構單一,加工消費單一,既滿足不了消費的多樣性,也降低了市場供應的調控能力。要協調發展常溫奶、巴氏奶、奶酪、奶油、煉乳等,推動巴氏奶生產。嚴格液態奶“標鮮、標純、標復”三標,推動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信息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版權所有: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會展有限責任公司 蒙ICP備18004729號-3 技術支持: 會天下

    在線咨詢

    網站已關閉

    您的網站已到期,請及時續費
    聯系電話:400-606-1198

    微信掃碼添加好友

    www.22zy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