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奶業仍面臨兩大問題
2015/06/10“消費者還沒完全擺脫三鹿毒奶粉事件的陰影。”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今天在現代牧業蟬聯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發布會暨奶業創新論壇上說,“有人計算到2020年,中國奶制品消費的市場總量6000多噸,但實際上今年奶制品消費沒有明顯增加,大家對中國的奶粉,中國的奶制品還不是完全滿意。”而一些中國消費者到境外搶購奶粉更是中國奶業的恥辱。
與會專家認為,現代牧業連續兩年獲得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食品類金獎,表明國內優秀奶業品牌正在迅速崛起。但是從整個奶業來看,仍面臨兩個問題:一是質量安全水平不高,導致消費者信心不足;二是奶業鏈利益分配失衡,導致奶農效益偏低。這實質上是生產全系不適應生產力發展及消費需求的困境。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王加啟分析說,乳品加工企業把大量資金用于廣告,而不重視奶牛養殖、原料奶質量、加工工藝的過程控制,所以質量安全水平不高。此外,乳品加工企業依靠廣告賣牛奶,與奶農生產的原料奶質量高低關系不大。奶農如果生產優質原料奶,就會增加成本,但是收入變化不大,效益反而更低。
對此,王加啟認為優質乳工程是能夠同時解決消費者信心低迷和利益分配失衡的核心紐帶。所謂優質乳工程主要是:創建優質乳標識制度,并依法運用和監管;推動奶牛研制技術升級;全面實施乳制品加工工藝標準化監管。
信息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