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農或拋棄恒天然 中國乳企出得起更好價格
2015/06/12
新西蘭最大的奶企恒天然正在失去奶農——很多中國控股的競爭對手給予奶農更好的價格。
恒天然的市場奶供應份額有所萎縮,與此同時,它正面臨著奶農合作伙伴的動搖。奶農和分析家認為奶農與恒天然的合作關系脆弱,恒天然的低支出、少分紅、價格易跳水以及糟糕的運營趕走了很多奶農伙伴。
對恒天然不滿的Waimate奶農RodHayman近日賣掉了價值150萬的恒天然股份,轉投到被中國最大的奶企伊利控股的SouthCanterbury'sOceaniaDairy,而這家奶企承諾了每公斤奶多給10分錢。他說,“拋售份額是一個經濟誘惑,恒天然目前是最大的奶企,我們無需再擁有它的股份,我們沒能從供應恒天然中受惠。”Hayman說,但是這不是他拋棄恒天然的唯一原因。
Hayman先生反對恒天然的外部投資者,他說從單純合作模式轉到合資模式是不合適的。“我們去年的奶價為8元多,然而今年我們得到的奶價為4元多,是他們得出了全球奶粉過盛的結論。我認為恒天然在做事的同時,應該始終一直眼睛盯著競爭對手正在做很多他們沒有做的事情。”
隨著本地和國際競爭者的加入,恒天然的奶供應市場份額從2001年撤銷管制規定時的96%,下降到今天的約87%。
乳品顧問PeterFrase說,又一年的低奶價和對貸款等級上升的焦慮迫使一些奶農放棄了恒天然。
“我認為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幾乎所有其他奶企都有奶農排隊等著加入他們。”
乳品經紀人JohnShaskey說,奶農們感到隨著恒天然的擴張,他們與恒天然的關系越來越弱。他說,“你不再有像與舊的恒天然那樣熟悉的感覺。”他認為恒天然仍將占據主要市場,但是其份額將會萎縮。
在恒天然的國外競爭對手中,中國的雅士利在南奧克蘭Pokeno投資2.1億元建廠,這是亞洲最大的嬰兒牛奶提煉工廠,每天處理30萬升牛奶。在Waikato,與中國合資的Faxi將一個舊乳品工廠轉換為冰激凌工廠。來自香港HeRunInternational的工廠將于明年在Otorohanga開工。Otorohanga市長MaxBaxter本人也是一個奶農。他說該工廠將會創造就業機會,促進人口增長,吸引更多投資。“我們將會改善就業,提高城鎮化水平。”他承認一大塊利潤將會流向國外,但對此持樂觀態度。“在小鎮購買農場用地和建立商業,一部分商品會銷往中國,剩下的將會流向世界各地的市場。這是很好的,毋庸置疑。”MrBaxter支持市場競爭,但他本人作為一個奶農仍然將忠實于恒天然,他認為這個國家和奶農需要一個強大的恒天然。
Fonterra集團的合作事務總監MilesHurrell發表講話說,在過去5年里,恒天然的奶制品供應上升了22%,下一財年供應鏈伙伴穩定,預計奶供應量將持續增長。他說,“很多緊迫的原因促使我們需要團結努力來促進合作,使奶農收益,擴大他們的農場規模,保證恒天然的牛奶供應。”
信息來源:新西蘭乳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