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牛奶大PK,外國牛奶更安全?
2015/07/21多年來在食品領域中,中國人對于洋品牌的熱情從未有所減少。從早期的曲奇餅、碳酸飲料到后來的燕麥片,洋品牌都是消費者的首選。如今,洋牛奶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在國內市場擁有穩定增長的消費群體。進口牛奶熱銷,一方面由于國內的奶制品行業中常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另一方面也有崇洋媚外的成分,部分消費者會認為,國外的東西都是好的,國外的牛奶也會更有營養。
巴氏消毒牛奶安全標準
美國檢測藥物殘留,中國檢測致病菌
從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來看,中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對于牛奶的標準都非常嚴格,中國的有些標準甚至嚴于其他發達國家。
依據不同的殺菌方式,牛奶可分為巴氏消毒牛奶和滅菌牛奶。巴氏消毒牛奶是通過巴氏滅菌法處理后的牛奶,巴氏消毒并不旨在盡可能地減少致病菌。滅菌牛奶則是指在至少132℃的高溫條件下經過很短時間滅菌處理過的牛奶,相比巴氏消毒牛奶,滅菌牛奶擁有更長的保質期。
從牛奶中的微生物限量來上來看,中國標準與歐盟標準相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在菌落總數的規定上要嚴于中國和歐盟,但在大腸菌群上卻放寬了要求。
中國標準
每5個巴氏消毒牛奶的檢測樣品中,“50000<每毫升菌落總數≤100000”的樣品數和“1≤每毫升大腸菌群數≤5”的樣品數都不能超過2個。
歐盟標準
規定在每5個檢測樣品中,“50000<每毫升菌落總數≤ 500000”的樣品數和“1≤每毫升大腸菌群數≤ 5”的樣品數最多都不能超過1個。
美國標準
每毫升總菌落數≤20000個,大腸菌群數≤ 10個
冷卻溫度≤7℃
除此之外,FDA對巴氏消毒牛奶的冷卻溫度和藥物殘留也有著相關的規定,規定要通過已認證的方法來檢測奶中的藥物殘留。國內對此則沒有相關的硬性規定。除了微生物指標外,FDA把磷酸酶的含量作為消毒達標的另一個指標。高溫會使磷酸酶的活性喪失,減少其含量。
中國則是把重心放在對致病菌的檢測上,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國需要對巴氏消毒牛奶進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的抽樣檢測,而FDA和歐盟并沒有此要求。
滅菌牛奶安全標準
中國標準和歐盟標準均嚴于美國
對于滅菌牛奶,中國的標準和歐盟類似,并且明顯嚴于美國。美國對于滅菌牛奶的微生物指標要求和巴氏消毒牛奶的微生物指標要求并沒有區別。中國則規定滅菌奶須符合商業無菌的要求(無微生物增殖現象),歐盟要求滅菌牛奶在30℃的溫度下放置15天后,每0.1毫升菌落數不得超過10。
中國對滅菌牛奶的嚴格規定和國內的牛奶市場有關,國產牛奶主要以滅菌奶為主,滅菌奶是國內各大牛奶廠商的主打產品,這類牛奶通常是利樂裝,能在室溫條件下保存至少6個月以上。
進口牛奶和國產牛奶營養
12款牛奶對比發現,蛋白質、鈣含量無差別
從營養的角度來看,消費者最關注的要數牛奶中蛋白質的含量。進口牛奶的蛋白質含量未必比國產牛奶高。從國家標準上來看,中國規定無論是巴氏消毒牛奶還是滅菌牛奶,蛋白質含量不得少于2.9%。美國或是歐盟并沒有對消毒后的牛奶蛋白質含量上有硬性的要求。
我們將6款國產的全脂滅菌牛奶的營養成分與6款熱銷的進口全脂滅菌牛奶的營養成分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進口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與國產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并無明顯區別。進口牛奶的鈣含量與國產牛奶的鈣含量也非常相近。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根據我們收集到的數據,進口全脂滅菌牛奶的脂肪含量略微低于國產含量,但這樣細微的差別不至于對人體每日攝入的熱量總量有大的影響,因此對人體重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結語
由此可見,國產牛奶和許多進口牛奶一樣都有著嚴格的安全標準和優良品質。中國雖對乳品有著嚴格的食品安全規定,但由于一部分乳品企業的執行力過差,使得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導致整個中國乳品行業的口碑喪失。但不得不承認,中國的大部分乳品企業都在用心做產品,并且能做出和國外一樣出色的產品。
信息來源:優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