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兼并一年“大考”:行業整合高峰期漸近
2015/07/31
自從去年1月份有了孩子之后,在某食品雜志任職的王永就明白了,讓他頭疼的奶粉問題終于來了。“媳婦娘家人堅持找熟人國外代購,而我的父母選擇國產奶粉。我們就為這事曾經協商不下十次,雙方甚至把奶粉問題上升到愛國層面上。”王永苦笑著對記者說,對于當時的選擇之難至今還讓他心有余悸。
王永告訴記者,其實他理解雙方父母的分歧,這無非是前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三聚氰胺”事件的余威。而他父母之所以這么“硬氣”,其實也有他的原因。“因為在食品媒體行業,大致上了解國家政策層面上‘治奶’的決心,這是我暗中支持我父母選擇的關鍵因素。”王永笑談到,雖然他們最終的解決方案是“各選一半”,但到最后,還是國產奶粉完全代替了國外奶粉。
政策向左企業向右?
不難看出,王永選擇了一條“曲線用奶”路子,政策層面上的信心提振是他選擇國產奶粉的主要原因。而從宏觀層面上而言,從去年四部委聯合出臺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可以看出,政府重塑國內市場奶業的決心。
競爭日益嚴峻,行業集中度低、自主品牌競爭力弱、高端市場有效供給不足、消費者對國內品牌缺乏信心等突出問題是目前國內行業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在此背景下,
去年6月,工信部、發改委等四部委制定的“方案”獲得國務院同意并轉發,乳業兼并重組方案正式被推出。
“政策出臺伊始,很多業內人士對其落地還抱有疑慮,而主要原因則是認為各個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要遠遠比工信部預想的復雜。一些‘野心不大’的小企業始終游離在產業周邊,成不了規模,盈利卻也說得過去,對于重組兼并而言過于‘高大上’;另外一些個別企業盈利模式落后,十幾億的外債等著被收購,但沒有大企業敢接盤。”輝山乳業工作人員在回復記者采訪問題的郵件中稱。
另外,對于市場本身而言,產品同質化嚴重,產能過剩,盈利能力減弱,企業橫向并購風險極大,意愿不強。大多數企業都指著國家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方案”鼓勵企業以資產和品牌為紐帶,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但實際情況是,在去年5月,國內82家乳粉企業就已經完成了新版生產許可的相關換證工作,因此“方案”的主動權并不大。
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
時至如今,“方案”已過一年。效果如何,業內關注已久。
近日,工信部在北京召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會,工信部總工程師王黎明在會上介紹,自去年以來,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已經發生了近20起企業并購重組活動。并購金額多在億元以上,最大的超過了150億元,涉及企業既有國內的伊利、蒙牛、雅士利、飛鶴、關山、光明、輝山和國外的達能集團等業內領先企業,也有業外的恒大集團等。
“近乎所有大企業都參與了兼并重組計劃,可以說成果非常明顯,行業的集中度得到了提升。”工信部一位參與企業兼并重組的人士對記者說,“去年5月前還有127家企業取得了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許可證書,而到目前為止卻只剩下94家,減少的30多家企業正是被相關企業收購掉了,這足以說明重組的威力了。”
工信部曾預計,到2014年底,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達到54.2%,較上一年提升近10個百分點。“而照著現在這個速度,到今年年底,雖然與預期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但我覺得行業提升集中度的點要遠遠高于百分之十。而隨著兼并重組工作的顯著,現在的問題不是僅僅在集中度的高低上,也要注意一些新問題的出現。”上述人士稱。
王黎明也曾表示,“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更要認清并重視兼并重組工作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包括政策引導有待加強、扶持政策仍需到位、企業意識尚待提高等問題。”
蒙牛雅士利集團CFO李東明指出,兼并重組旨在加速嬰幼兒乳企實現產能整合,集合產業集中度,淘汰落后產能。因此,最好簡化兼并重組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生產轉移時生產許可證的辦理流程,精簡申請材料,縮短生產許可審批進度,以加快兼并重組后產能的整合速度。
產業調整力度繼續加大
“方案”要求,到2015年12月,要爭取形成10家左右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達到65%;到2018年底,爭取形成3—5家年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超過80%。
而到目前為止,不僅距離十家銷售過20億元的第一目標還有段距離不說,與2018年的第二目標差距就更大了。有業內專家就表示,未來3年內,才是乳粉行業兼并重組的“高峰期”,加快進程業內已經具備了相應的條件。
據了解,目前包括國內國家開發銀行、中國民生銀行(600016,股吧)等多家金融機構對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兼并重組高度關注。而這對于那些有著特色嬰幼兒配方但生產工藝落后、收購價值低的中小企業而言,也將提高產業的資本化水平,加快同類企業之間的重組進度。另外還有外企重視國內市場,配方乳粉巨頭來華開展投資并購活動。
不僅如此,兼并重組也正隨著時間的進程而逐漸加深。綜合目前兼并現象來看,企業之間重組也包括了獲取優質奶源,“奶源是乳企的命根子”說法也正成為企業間重組的關鍵原因。除此之外,整合區域產業發展資源、彌補產業鏈短板、利用渠道搶占市場等系列因素也占有很高的主導比重。
信息來源:和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