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奶源總量足,限購反而會流失用戶
2015/08/06對于奶荒傳言,乳業專家王丁棉不慌不忙,他認為,“這兩年,全球奶源總量是足的,并沒有大面積的奶荒出現。去年,部分國家和地區甚至還出現個別倒奶現象……可能是商家出于某種目的的炒作,制造市場恐慌。”
針對澳大利亞出現的“20年一遇寒冬導致當地奶荒,奶粉限購”之說,王丁棉認為,需要謹慎看待。他透露,和低溫相比起來,奶牛產奶其實更怕高溫而不是低溫。一般情況下,奶牛在零下8攝氏度到20攝氏度之間,都屬于正常產奶溫度。超過25攝氏度或者低于零下8攝氏度,產奶量都會下降。最好的產奶溫度在5攝氏度至17攝氏度之間。所以,因為低溫導致奶荒之說并不科學。
當然,另一方面,天冷對奶牛的間接影響不容忽視。比如給奶牛喝的水,因為不可能都加溫,所以太冷也是會影響奶牛產奶。還有一個是對青飼料的影響,冷天青草難生長,奶牛只能吃干飼料,這對產奶也有影響。“所以每年冬天,澳大利亞奶牛的產奶量多多少少都會受點影響。今年他們部分地方確實受影響也要相對大一點。”
但是,王丁棉指出,這樣的影響不會是長期的,也不會影響到總體奶粉的供應格局。更多的,反而是商家出于某種目的的炒作,制造市場恐慌。
他舉例稱,今年初,新西蘭也曾傳出大旱,可能影響到奶牛產奶,甚至影響全球供奶格局等說法。但沒多久后,人們發現,所謂的大旱,只是其北部一小塊地方,且沒過多久就下雨了,也遠不到影響全球奶源的地步。
“澳大利亞的情況也是,可能放在某個區域,或者短期來看,確實有影響。但是中國對嬰幼兒奶粉的需求旺盛,去年,還頻頻傳出國內資本在澳大利亞建廠養奶牛的新聞。澳大利亞目前奶牛的總量也才200來萬頭,其遠不足以影響奶源供應的總體格局。”
另一方面,王丁棉指出,對于很多洋奶粉來說,“限購”是越來越頻繁的字眼,但實際上,在業內,對限購普遍不看好,“換句話說,不會是長遠之計。”王丁棉舉例說,比如香港此前的限購,就引起當地進口商的極大不滿。“你不能組織足夠的貨源,是當地商業能力的問題,現在可選品牌那么多,真的用戶流失了,損失的是商家自己。”
信息來源: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