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乳企“掌門” 釣魚臺奶業論劍
2015/08/192015年8月18日,在中國奶業D20峰會上,伊利、蒙牛、現代牧業、輝山乳業、三元、君樂寶6 家企業,圍繞“創民族品牌、提振消費信心”、“創新引領”、“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種養加一體發展”、“巴氏奶和產品質量控制”、“提升嬰幼兒奶粉產品品質”等主題內容進行發言,充分展示我國奶業取得的成就和企業的精神風貌,體現企業振興我國奶業的信心和決心。
內蒙古伊利集團董事長 潘剛
伊利:著手“內功和外力”不負使命,推進中國奶業更好發展
在我國奶業發展的新時期,我們整個行業更需要在農業部等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更好地實現轉型升級。
轉型升級是一個系統工程,伊利的做法是從內外兩個方面著手,我稱之為“ 內功和外力” 。
首先是內功。伊利重點通過兩個“+”來提升自身的內力,一個是“金融+”,另一個就是“ 互聯網+”。
一是“金融+”。近些年,伊利探索出一條產融結合的“ 產業鏈金融” 模式,通過和金融機構合作,加大對產業鏈合作伙伴,尤其是上游奶農的資金扶持,從而讓產業鏈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目前,已經累計支持上游養殖企業1000 多戶,融資金額近20億元,增加奶牛存欄頭數近6萬頭,年提升奶量近36萬噸。
我認為,通過“ 金融+” 的手段,特別是“ 產業鏈金融”的模式,是加快中國奶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有效手段,我們應該多加利用、多做探索,也希望國家能給予更多支持和引導。
二是“ 互聯網+” 。這個也是大勢所趨。利用“ 互聯網+” ,不僅是做電商渠道的拓展,更多應該是利用互聯網的數據、交互等屬性,來預判我們產品的質量,來全面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就在幾個月前,我們發布了中國首個“ 母嬰生態圈” 戰略,該戰略利用“ 互聯網+” 思維,打通線上和線下平臺資源,通過抓取和分析母嬰人群的大數據信息,判斷目標人群主要的營養需求,從而構建了一套全方位、專業、精準的定制化母嬰服務生態體系。
其次是外力。外力指的是“走出去發展國際化”。“走出去”占據奶源,一方面可以補充國內的消費需求,平抑國內原奶價格波動幅度;另一方面也是在減輕我國畜牧業的資源壓力,讓國外的空氣、水、陽光、草地為我們所用。我們感到,中國奶業的國際化至少包括三個方面:資源、標準和研發。在這三個方面,伊利也不斷布局,加速推進。資源上,伊利已經在新西蘭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一體化奶業生產基地;在標準上,與SGS(瑞士通用公證行) 、LRQA(英國勞氏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國天祥集團) 這些國際質量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升級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在研發上,和歐洲、大洋洲等知名大學共建了研發中心。在未來5 年,伊利將做更多的全球性布局,讓全球的優質資源更好地為中國的消費者服務。
“十三五”即將開啟,我就此向各位同仁提幾點倡議:第一,要順應中國奶業全球化和轉型升級的大勢,借好國際化發展的外力,練好產業結構調整的內功。第二,要服務中國食品安全的大局。我們要用全方位的努力,來喚起消費者對中國奶業的信心;要通過全面的對標,來提升中國奶業的短板和不足,把更多國際的經驗、標準都吸收過來。
蒙牛乳業總裁 孫伊萍
蒙牛:打造共贏生態圈 創新引領奶業可持續發展
現在大家都刷朋友圈,關注朋友的狀態、為朋友點贊,中國奶業何嘗不是一個大的朋友圈,帶動產業鏈伙伴共同發展,打造共贏生態圈,也是蒙牛一直在做并將持續做下去的事。
打造共贏生態圈,加強奶源建設,實現現代化轉型
奶源是乳品企業品質把控的第一道關口,中國奶業的轉型也要從這個源頭環節的轉型做起。
蒙牛始終把奶源當做自己的生命線,我們致力于與奶源供應方一同進行安全可靠的奶源建設,建立并逐步完善技術服務體系。
2014 年,蒙牛首創“牧場主大學”項目,聯合產業鏈頂級伙伴與全球行業專家為牧場主提供專業、系統的培訓,希望向行業輸送一批技術與管理并重、國際思維與責任并舉的新一代牧場主,實現“科學養牛”,提升牛奶的品質和產量。去年,我們已經有100 名牧場主順利畢業,這讓我們更有動力繼續做下去。
中國奶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長期穩定的奶源供應,需要我們與奶源供應方建立長期穩定的生態圈合作。今年,我們啟動了“ 蒙牛2020 奶源可持續發展生態圈項目”,通過整合資源、搭建平臺與源頭伙伴們共享奶業發展的大好形勢。
與此同時,蒙牛也著手提升自身奶源建設的能力,我們投資成立了富源牧業公司,并在中丹中心專家指導下投建國際示范牧場賽罕牧場。目前,蒙牛總體奶源中,規模化牧場占比已達到98% 以上,未來,我們希望做到100% 。
產品創新,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
伴隨時代的發展,消費者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不論是基礎營養、功能性產品,還是專屬定制的牛奶產品,蒙牛都希望以可持續創新的思路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以不斷提升奶源環節的發展空間。最近,我們馬上要上市一款顛覆傳統品牌操作模式和售賣模式的新品“嗨Milk”,羽泉組合以明星合伙人的身份與蒙牛共同參與整個運營過程。
在“ 互聯網+” 的時代,產品創新要勇于突破行業邊界,蒙牛應用互聯網思維,推出二維碼可追溯牛奶精選牧場,并跨界百度推出可視化的云端牧場。近期,精選牧場奶還建立了“ 可追溯+” 戰略構想,成為全球乳制品行業率先應用“一包一碼”技術做精準追溯的產品,搭建起產品、消費者和合作伙伴良性互動的平臺。
通過國際化、數字化,做大做強中國奶業,成為最具中國活力的國際化公司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如何應對國際競爭的挑戰,讓自己變大變強,打造奶業的中國品牌,我和我的團隊探索出了兩條并行的發展路徑:國際化和數字化。
國際化路線不能等,要快速出擊。蒙牛在短時間內整合了兩大國際戰略合作伙伴法國Danone、丹麥ArlaFoods。我們不僅引入Arla 完善的牧場管理體系,將融合東、西方牧場管理體系“ 中國本土化” 的Arlagaarden 體系落地成為蒙牛Gaarden,并且還走出去布局海外資源,蒙牛與新西蘭鵬欣、Miraka 攜手展開海外牧場、工廠的直接合作,而今年11 月份,蒙牛旗下雅士利在新西蘭的奶粉工廠也正式投產。
國際化是一種戰略,數字化是一種管理方式和管理思維。在實踐中,蒙牛形成了自己的一套IPO 管理方法(Innovation、Performance、Open &Transparence)。在IPO 的指引下,我們與IBM 合作,引入國際領先的SAP 數字化管理系統,并顛覆性的提出同時上線ERP、CRM 兩套系統,現在,SAP 給蒙牛帶來的變革達到126 項。此外,我們和IBM 正在推進通過搭建鷹眼系統對社交化媒體信息實現自動采集和快速分析。
未來,蒙牛要成為“ 最具中國活力的國際化公司” ,而國際化和數字化正是實現這個夢想的兩大驅動。
現代牧業總裁 高麗娜
現代牧業:用“0123”生產模式和“種養加結合”的新業態,迎接中國奶業發展新常態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年,也是現代牧業成立10 周年。10 年前,現代牧業率先發出“規模化養殖”的呼聲并付諸行動,應對分散養殖帶來的安全隱患,邁出了奶業轉型升級的“最先一公里”。10年后的今天,中國奶業進入深化改革的“新常態”。
面對國內需求和國外競爭的新課題,現代牧業構建出“種養加結合,零距離一體化”的生產模式,完成了奶業產業鏈的“最后一公里”,用創新的“新業態”擁抱發展的“新常態” 。
迄今,現代牧業在全國八個省建設大規模牧場27個,配套牧草種植基地80多萬畝,奶牛存欄近22萬頭。每天生產2700多噸高品質原奶和優質乳制品。現代牧業用經營實踐證明:依托創新的生產模式和本土的資源優勢,中國奶業有能力生產國際一流的牛奶產品,不懼怕任何外來挑戰。
回顧發展歷程和總結經驗,我們歸納為“0123”。也就是用零距離一體化的生產模式,實現2小時“ 活牛奶” 和循環經濟的兩端突破,最終承擔起奶業發展的三項責任。
首先是零距離一體化的創新生產模式。我們把現代化的加工廠建在規模化的牧場里,把規模化的牧場建在配套的牧草種植地里,這不僅實現了產業鏈一體化,更實現了各環節零距離的無縫鏈接。
以現代牧業存欄4萬頭的蚌埠牧場為例,這是全國奶牛存欄最大的牧場,牧場里建有60噸的液奶加工廠,周邊配套10萬畝優質土地,種植青貯玉米和苜蓿,既滿足了奶牛的優質青飼料,又用牛糞發酵后的有機肥培肥了地力, 形成了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
其次是“2小時活牛奶”。正是依托這種新的生產模式,現代牧業實現了上下游兩端的突破:往下游,我們實現了全球速度最快、“純真鮮活”的2小時“活牛奶”生產;往上游,以牛糞污發酵的有機肥還田,實現了一整套的綠色循環經濟。
看下游,在現代牧業牧場的同一建筑下,一邊是牧場擠奶大廳,另一邊就是加工車間。經檢驗合格后的牛奶,通過密封管道直達生產線,從原奶擠出到加工成品在2小時之內完成,這是世界領先的生產速度,能夠最大程度地保留牛奶中的營養和活性物質。也是現代牧業牛奶“與眾不同”、“ 純真鮮活”的根源,更是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的洋牛奶,所無法比擬的新鮮優勢和品質優勢。
憑借這獨一無二、2小時的“ 純真鮮活”,現代牧業牛奶上市兩年,市場占有率在同品類中闖入前三,贏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更代表中國牛奶,連續兩年在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上,摘取食品類金獎。
看上游,現代牧業在每個牧場都配備了完善的糞污處理系統。沼氣用來發電,沼渣用來鋪墊牛臥床,沼液成為有機液肥,還田到周圍的牧草種植地,減少了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形成循環經濟,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在全國著名的生態縣四川洪雅,現代牧業洪雅牧場采取“ 牧場+農業合作社”的合作模式,與牧場周邊的草場、茶園、菜園等規模種植業基地結成“親家”,鋪設管道隨時應需供應沼液,將過去使用化肥的模式全部改為有機液肥,種植出來的作物全都是零污染、純綠色。
最后是三項社會責任。以種養加零距離一體化的創新生產模式,促成2小時活牛奶生產和循環經濟,最終實現的則是對奶業發展三項責任的積極承擔。
對于今天的中國奶業來說,亟待解決的主要有食品安全、防疫和環境危機;相對應的,企業需要承擔好三項責任:對消費者的責任是解決食品安全危機,對行業的責任是解決防疫危機,對社會的責任則是解決環境危機。
輝山乳業總裁 楊凱
輝山:堅持產業一體化發展 推動現代奶業建設
輝山集團著力于產業一體化發展,通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累計投入200 多億元建設了全產業鏈乳品產業集群項目,逐步形成涵蓋牧草種植、飼料加工、奶牛飼養、乳品加工與銷售等各環節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開創了中國奶業“ 從田間到餐桌” 的產業一體化發展模式。在產業一體化發展方面, 輝山重點做了四件事:
一、種好草
從2003 年至今,輝山已在遼寧省累計流轉耕地約50萬畝用于飼草種植,種植全程實現現代化,主要種植苜蓿草、燕麥草和玉米青貯,確保奶牛口糧優質。首先是機械種植。從土地整理、播種、施肥、植保、收割全程機械化,人均耕種土地2000 畝以上。其次是深松密植。用衛星平整深松土地,測土配肥,實行密植,青貯玉米種植密度達每畝萬株苗,畝產達到5 噸以上。再次是兩茬輪植。充分利用光熱資源,每年3 月下旬頂凌播種燕麥,6 月初收割并立即種植玉米,實現燕麥、玉米兩茬耕種,單位面積作物產量比傳統種植方式增加2. 5倍。目前,輝山年產優質飼草200萬噸,滿足了約20萬頭奶牛的飼喂需求。
二、養好牛
輝山始終堅持“ 養好牛”的理念。首先,進口優質奶牛。目前,輝山擁有70座現代化自營牧場,存欄超18 萬頭進口良種奶牛,擁有中國最大的娟姍牛繁育基地,成為國內牧場最多、唯一一家實現100% 自有奶源的乳品企業。其次,大力培養中國奶業基礎人才、應用先進技術。目前,輝山奶牛年產量高達9 噸以上,居行業領先水平。輝山一直堅持規模化、標準化的牧場管理體系,對每一頭牛、每一道工序和每一批產品都進行全方位的動態監控,從原料乳驗收到產品出廠,需要經過百余道嚴格檢驗程序。我們有近200 項嚴于國家標準的監控指標,原料奶質量參數全部達到甚至超過全球最嚴的歐盟標準。尤其是娟姍奶,更是實現了優質乳蛋白含量3. 6克的重大突破,重新定義了國內高端奶品質的新標準。
三、重環保
輝山乳業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環保理念與技術,結合國情與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確定了種養一體化、有機肥還田的總體原則,過程中具體采用了干濕分離、堆肥發酵、沼氣提純、沼氣發電等方式,充分利用牛糞的肥料價值和能源價值。在法庫縣建有全球最大的沼氣發電工程,日處理糞污量2000 噸、秸稈1300 多噸,年產沼氣6000 萬立方,CNG3600 萬立方,年發電量4000 萬千瓦時,年產沼肥70 萬噸,供飼料種植基地使用。同時,輝山充分利用牛場現有的牛舍、運動場等資源,不額外占用任何土地和耕地,發展光牧結合的生態養殖新能源光伏項目,總發電量達到1G 以上,鑒于資源的集約、綜合、高效利用,較常規光伏盈利性大大提高。
四、出精品
輝山全產業鏈建設,能夠滿足產品質量從草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的要求,使安全、品質能夠讓消費者看得見、信得著,贏得了消費者的尊重,也成功打造了輝山“ 中國乳業安全新力量” 品牌形象,同時,產業一體化最大程度地發揮各個環節的協同效應,為輝山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優勢、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我們始終依托產業一體化發展所帶來的資源掌控和技術創新,來實施產品的進一步升級調整。利用輝山優質、高蛋白的原奶資源將原有大眾化的B2C 產品,向業務范圍更廣、科技含量更高的稀奶油、牛初乳粉、乳鐵蛋白等B2B 品類升級,同時進一步加大對餐飲業及食品加工業等市場的覆蓋力度。
正是輝山在奶源上的獨特優勢,今年4 月,荷蘭菲仕蘭與我們成立了合資企業,以輝山乳業的優質、安全奶源為依托,引進菲仕蘭在嬰幼兒配方奶粉方面的成功管理和營銷經驗,為中國消費者打造一款產自本土、擁有國際質量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這是我們現有高質量本地供應資源和國際百年專業經驗的完美結合,為中國消費者服務。
綜上所述,產業一體化發展模式,高品質、高效率、高效益,資源綜合利用率強,生態可持續性發展,帶動作用大,是中國奶業未來健康發展的新方向。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常毅
三元:堅守品質 領“鮮”布局
三元以奶業為主,具有近60年發展歷史,1997 和2003 年分別于香港與上海成功上市,2009 年收購三鹿集團,2011 年重整太子奶公司,同年,建成集研發、生產、物流與消費者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生產基地瀛海工業園。
2015年,完成非公開發行A 股股票40 億元,用于打造嬰幼兒配方乳粉民族品牌,投資16億元。乘京津冀一體化的東風,在新樂建立年產5 萬噸嬰幼兒配方乳粉、25 萬噸液態奶綜合性加工基地。同時,三元嬰幼兒配方乳粉取得了連續3 年翻番、國產品牌口碑第一的佳績。并啟動與北京市自然基金委合作項目,加大國人母乳基礎研究與國產嬰配奶粉臨床應用研究。
三元始終堅守“ 誠信為本、質量立市” 的理念,貫徹“ 質量控制前移” 的源頭保障準則,在行業內率先實現奶源、研發、生產、檢測、銷售、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鏈管理模式,逐步完善乳品產業卓越質量管理體系,保障產品的質量安全。
1. 技術創新是乳品質量安全的前提
公司每年進行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發,積極制定相關標準。同時,與北大、中國農大、兒研所、佛蒙特大學等國內外高校、院所、醫院及企業合作,形成產學研用的合作優勢。
2. 立足全產業鏈、預防為主的質量管控是質量安全的保障
(1) 原料奶質量安全保障
使用集團自有牛場的優質奶源,持續擴大規模養殖牧場。目前,奶牛單產接近11噸;全面推行擠奶新工藝,降低原奶中細菌總數至10萬CFU/毫升以內,體細胞數至25萬個/毫升以內;開展奶車鉛封、GPS 定位、原奶安全留樣、全項檢驗、質量安全員和雙方試飲的質量保障工作;原奶驗收指標嚴于國家標準的要求。
(2) 原輔料質量安全保障
為加強供應商監管,優化供應鏈,2008 年首推供應商兩方審核,現場審核標準不斷升級,從“事后把關”轉變為對“源頭管控”的預防性管理。
(3) 加強生產過程管理
加強全過程危害分析、全產品留樣、全產品人體嘗與紅線預警響應機制的質量安全監控。結合生產管理系統(MES)、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等信息化工具,實現對原輔材料等產品質量信息的追溯。
(4) 儲運及終端管理
設置專人開展倉儲、物流、奶站、終端的質量監查工作。嚴格產品放行至消費者手中等環節的質量監管。開展市場抽樣監測。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
(5) 推進全產業鏈相關方共同提升
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形成有效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控體系,推進全產業鏈各個相關方的提升與融合。
(6) 扎實的安全保障經驗和措施
三元一直作為重大活動的乳品供應商,長期會供的保障經歷,使三元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多層級監管檢查促使三元不斷改進提升。
3. 發揮品質、創新與全產業鏈優勢,做好巴氏鮮奶
巴氏奶產品作為三元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種類,承載了三元對品質和健康的追求,三元著力打造巴氏奶的“原汁原味元生態” 。
伴隨著中國乳制品市場發展的進一步成熟,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健康意識的提升,巴氏奶市場的增長速度預期將繼續高于整體液態奶市場的增長。三元將利用集團整體優勢,持續擴大對主要河北、山東、河南等主要工廠所在區域牧場建設、奶源管控;在原奶冷鏈相對完善基層上,進一步加強與三元雙日等專業物流公司合作,持續加大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利用自身優勢,強化卓越質量管理;擴大自有膜除菌等專利技術應用領域,讓巴氏奶制品更新鮮、更營養;同時,利用“互聯網+”與現有送戶渠道,讓低溫產品更便利,真正滿足“更新鮮、更營養、更便利”的消費需求。
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總裁 魏立華
君樂寶:“4+1”奶粉公式如何打造優質低價嬰幼兒配方奶粉
嬰幼兒奶粉是孩子的基本口糧,其質量安全關系到每一個家庭。黨和國家領導人近年來始終高度重視,各級主管部門出臺多項政策法規,對嬰幼兒奶粉產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更嚴格的要求。經過這幾年的嚴格監管,中國嬰幼兒奶粉的質量安全狀況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作為奶業大省,河北擁有雄厚的奶源優勢、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君樂寶是河北最大的乳制品企業,我們有條件、更有責任重振河北嬰幼兒奶粉產業。很多朋友看到我們涉足嬰幼兒奶粉產業,都不太理解:君樂寶乳業之前主要做酸奶,發展的也不錯,為什么要做奶粉? 君樂寶從來沒做過奶粉,憑什么能做好? 我告訴他們:作為河北的奶業工作者,我們更清楚一罐奶粉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么,我們對質量安全更具敬畏之心,我們也更有條件把嬰幼兒奶粉做好,因為我們整個行業的質量安全水平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因為我們河北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因為我們企業全體員工都有這個決心,燕趙自古多壯士,嬰幼兒奶粉,我們不僅要做,還一定要做好!為的是給石家莊人爭口氣,給河北人民爭口氣,給中國人民爭口氣。
經過周密籌備,2014年4月12日,君樂寶嬰幼兒配方奶粉正式面世。
當然,我們深知,必須建立一整套嚴謹、科學、完善的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才能生產出讓中國媽媽放心的好奶粉。為此,我們制定了“4+1” 的優質奶粉公式,也就是:1.自建優質牧場,2.全球優選原輔材料,3.專為中國寶寶設計的配方,4.先進的生產工藝;再加上四重檢測。實踐證明,這個公式是行之有效的。
1.自建優質牧場
君樂寶奶粉所使用的原奶,全部來自自建的大型現代化牧場,在牧場硬件建設、奶牛品種、科學養殖、管理技術等方面,全面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牛奶的蛋白質、微生物、體細胞等各項主要指標,均優于歐盟、美國、日本標準。
2.全球優選原輔材料
君樂寶把品質管理向供應鏈延伸,主要原輔材料均采自全球頂級的供應商,都具備歐盟認證資質。君樂寶成立了首家“優質優價奶粉保障聯盟”,為君樂寶奶粉的品質保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專為中國寶寶設計的配方
君樂寶與中國營養學會合作成立嬰幼兒營養研發中心,借助中國營養學會七十年的專業知識積累,深入研究中國媽媽的母乳成分和中國寶寶的生長需求,讓我們的產品更適合中國寶寶。
4.先進的生產工藝
君樂寶嚴格按照有史以來最為嚴格的國家標準、醫藥級GMP 管理標準,采用全球一流的生產技術和工藝,實現全程安全可追溯。去年9月,君樂寶奶粉率先通過BRC 和IFS的歐盟雙認證。2015年7月,君樂寶奶粉又通過了BRC 食品安全全球標準的A+頂級認證,這是全球第一家通過A+級認證的嬰幼兒奶粉企業,充分說明我們中國奶粉的質量安全管理能力已經居于全球領先水平。
5.四重檢測
在產品檢測方面,君樂寶建立了企業自檢、行業檢驗、國家抽檢、國際權威的第三方檢測的四重檢驗模式,確保奶粉品質安全。
嬰幼兒奶粉是寶寶的基本口糧,我們認為,不僅要有過硬的品質,還要有合理的價格。因此,君樂寶奶粉以“互聯網+” 的創新營銷模式、以130元的合理價格推向市場,受到全國消費者的廣泛歡迎。一年時間,已贏得60多萬會員的信賴。在“雙11”和“618”活動中,君樂寶奶粉天貓旗艦店的奶粉類銷售額蟬聯第一,這是國產奶粉在電商年度活動中首次超越國外品牌,并且率先通過了歐盟BRC、IFS雙重認證,品質已獲得歐盟全境認可,是中國首個擁有進入歐盟市場通行證的奶粉品牌。
未來,君樂寶將始終堅守奶粉品質安全的堅定信念,堅守誠信和社會責任,進一步加大奶源投入,持續進行技術升級,嚴格遵守國家標準,讓更多中國寶寶喝上安全、放心的好奶粉。
信息來源:乳業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