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i6kk"></table>
  • <td id="0i6kk"><rt id="0i6kk"></rt></td><li id="0i6kk"><option id="0i6kk"></option></li>
  • 距離開展還有:

    行業新聞

    我國奶業瞄準三大目標加快轉型升級

    2015/08/19

      8月18日,以“優質安全發展振興中國奶業”為主題的中國奶業D20峰會在京召開。20家大型奶企共同發布了《北京宣言》,提出要堅定走產業一體化的發展道路,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推動傳統奶業向現代奶業轉變。

     

    標準化規模養殖占主導

      “脂肪4.1、蛋白質3.5……”擠奶大廳的監視屏上顯示出當天的奶源質量。兩套轉盤式擠奶機有條不紊地轉動著,奶牛們依次上欄、自動擠奶。這是記者不久前在君樂寶乳業的一處牧場看到的場景。

      我國奶業生產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轉變。標準化規模養殖已占據主導,來自規模化牧場的奶源占60%以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說,2014年全國100頭以上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到45%,機械化擠奶率達到90%,分別比2008年提高25個和39個百分點,養殖“小、散、低”局面得到扭轉。

      規模提升的同時,生產效率也在提高。中國農科院研究員王加啟說,從奶牛養殖到鮮奶運輸再到乳制品加工,機械化、信息化裝備的應用,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2014年,全國70%以上的牧場配備了全混合日糧攪拌車,84%的牧場采用機械自動化清糞,越來越多的牧場采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統。

     

    乳企發展更趨全球化

      “奶業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個別乳品企業產品質量不高,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信心依然不足,國內外乳制品價格倒掛導致進口沖擊加大。中國奶業必須走優質安全發展道路,強化品種改良、品質提升、品牌創建,推進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

      當前,我國奶業發展更趨全球化,對進口乳制品依賴度逐年上升。對此,不少乳業企業選擇國際化發展,以投資新建、收購和控股形式在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建立了奶源基地或加工廠。

      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認為,乳業“走出去”,至少包括資源、標準和研發等3方面內容。一方面可以補充國內消費需求,平抑國內原奶價格波動;另一方面,也可減輕國內畜牧業在水、草等方面的資源壓力。

     

    產業一體化加快推進
      我國奶業一體化推進已初顯成效。“全國有1.3萬個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比2008年增加了62%,奶農的自我服務能力、與企業對話能力明顯提升。同時,大力推行合同收奶,大部分奶農與乳品企業簽訂了收奶合同,合作關系正在趨向長期穩定。”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表示。

      奶業涵蓋飼草料種植、奶牛養殖、乳品加工等多個產業,融合是奶業發展的理想格局。“今后要加快建設現代奶業生產體系,構建種養加一體化發展模式。”韓長賦表示。

      未來如何推動產業一體化深入發展?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建議,在養殖環節,要創新奶業生產經營體制。奶農是奶牛養殖的主體,要積極扶持奶牛大戶、聯戶經營、家庭牧場等經營主體,實行農牧結合、適度規模、種養平衡,大力扶持奶農合作社發展,提高奶農組織化程度,完成養殖小區轉型升級為牧場。

     

    信息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所有: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會展有限責任公司 蒙ICP備18004729號-3 技術支持: 會天下

    在線咨詢

    網站已關閉

    您的網站已到期,請及時續費
    聯系電話:400-606-1198

    微信掃碼添加好友

    www.22zy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