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乳品質量監管最嚴安全水平最好
2015/08/20“當前是乳品質量安全監管最嚴格的時期,也是質量安全水平最好的時期,我國乳制品質量是可靠的,消費者完全可以放心消費。”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日前向記者表示。
我國是奶業生產大國,年產量穩定在3500萬噸左右,居世界第三位;同時也是消費大國,人均奶類占有量2014年達33.8公斤,每天市場上銷售2億多斤奶。奶業發展和乳品質量安全關乎每個奶農利益和消費者安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尤其是把嬰幼兒配方乳粉作為食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突破口,出臺政策,加強監管,擴大市場,提振消費者信心,取得了顯著成效。
連續跨越3個1000萬噸臺階
改革開放前,我國的牛奶是憑票限量供應的保健食品和供給特定人群的奢侈品。據統計,1978年,全國奶牛存欄不到50萬頭,牛奶產量不足100萬噸。改革開放之后,“牛下鄉,奶進城”“國營、集體、個體一起上”,激發了奶業活力。特別是2000年以后,在市場和政策雙重推動下,奶業邁入大發展時期,2001年、2004年和2006年牛奶產量連續跨越了3個1000萬噸臺階。之后,產量穩定在3500萬噸左右。我國人均奶類占有量已從1978年不足1公斤增至2014年33.8公斤。每天市場上銷售2億多斤奶,發放2100多萬份學生飲用奶,高溫奶、酸奶、巴氏奶、奶粉、乳飲料等各種產品種類齊全、供應充足,人民群眾的“奶瓶子”有保障。
在奶業生產水平大幅提升的背后,是奶牛養殖轉型升級的加快。標準化規模養殖已占據主導,“小、散、低”的局面得到扭轉。機械化、信息化裝備和關鍵技術的應用,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2014年,奶牛100頭以上的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達到45%,來自規模化牧場的奶源占60%以上,全國機械化擠奶率達到90%,規模牧場全部實現機械化擠奶。全國70%以上的牧場配備了全混合日糧(TMR)攪拌車,84%的牧場采用機械自動化清糞,有1000個牧場的60萬頭奶牛參加了生產性能測定,越來越多的牧場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統。這些先進裝備和技術的應用,帶動了奶業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大幅縮小了與奶業發達國家的差距。
生鮮乳質量安全狀況持續向好
據了解,農業部從2009年開始連續7年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和監測計劃,奶站數量已從2008年2萬多個減少到目前1.1萬個,奶站的基礎設施、機械設備、檢測手段和人員素質明顯改善,監測范圍覆蓋全國所有奶站和運輸車,覆蓋國家公布的所有違禁添加物。截至2014年,累計抽檢生鮮乳樣品12.4萬批次,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檢測全部合格,生鮮乳質量安全狀況持續向好。
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與奶業一體化進程快速推進關系密切。目前,全國有1.3萬個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比2008年增加了62%,奶農的自我服務能力、與企業對話能力有了明顯提升。同時,乳品企業產業鏈前伸后延,建設穩定可控的奶源基地。2014年全國乳品企業自建和參股的奶源基地比重超過20%。如輝山乳業、現代牧業奶牛存欄都在20萬頭左右,苜蓿種植面積都在10萬畝以上,奶源全部自給。政府也加大力度,采取宏觀調控手段推進產業一體化,如上海、黑龍江推行生鮮乳收購政府參考價和第三方檢測,有效平衡了養殖和加工環節合理利益。同時,大力推行合同收奶,大部分奶農與乳品企業簽訂了收奶合同,合作關系正在趨向長期穩定。
乳制品加工業健康發展
乳品企業是奶業發展的細胞。在當前奶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我國乳品企業高豎“安全、優質、放心”的旗幟,重塑奶業形象,振興中國奶業。從產量看,2000-2014年,全國乳制品產量從217萬噸增加到2651.8萬噸,產值從159億元增加到3297.7億元。同時企業兼并重組力度加大,產業集中度逐年提高。2014年,全國共有乳品企業631家,比上一年減少27家;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94家,比上一年減少34家。2014年以來,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發生了近20起并購重組活動,2014年底,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達到54.2%。今年,現代牧業的液態奶、飛鶴乳業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獲得了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君樂寶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通過全球食品安全標準(BRC)A+認證,國產乳制品獲得了國際認可。同時,乳品企業加快“走出去”,伊利集團、蒙牛乳業、光明乳業、上海鵬欣、貝因美、澳優乳業、新希望等乳品企業以投資新建、收購和控股形式在新西蘭、澳大利亞、法國、以色列等國建立了奶源基地或加工廠,投資總額已超過100億元,乳品企業國際能力和全球資源整合能力明顯提升。
奶業健康發展,得益于政策法規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國務院先后頒布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等5個重要文件,各部委出臺了一系列配套規章和文件,初步構建了奶業發展的制度保障體系。在扶持政策方面,僅在養殖環節,陸續出臺了奶牛良種補貼、標準化規模養殖、生產性能測定、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擠奶機械購置補貼等重要政策,涵蓋飼草料種植、良種、牧場建設等關鍵環節。在標準方面,2010年3月,國家公布了《生乳》等66項新標準,完善了我國乳品質量標準體系。這些法規、文件、標準的陸續出臺,使我國奶業發展走上了有法可依和規范化管理的軌道。
信息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