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力下降將令法國奶業雪上加霜?
2015/08/31
【歐洲時報8月29日攀鴻編譯報道】近日,中國經濟的疲軟表現及股市沖擊連帶世界市場震蕩一再引發法國媒體關注。法國《francetvinfo》網站撰文分析中國正在經歷的危機是否會給本就困難重重的法國奶業帶來不利影響,文章認為,奶制品生產者應保持信心。
文章稱,中國正在經歷的金融危機加重了飽受價格下跌和激烈競爭影響的世界奶制品市場的風險。隨著中國巨大需求而來的奶制品黃金時代似乎就要結束了。
為何中國人奶制品購買量減少了?
法國畜牧業研究院中國農業經濟專家Jean-Marc Chaumet表示,“成千上萬的中國股民在股市里損失慘重,他們的消費自然而然會減少。”奶制品加工協會經濟專家Gérard Calbrix 也認為問題很嚴重,“近來中國的進口量比法企的預估量要低很多。中國巨大的購買潛力已不再,我們需要尋找新的市場。”
危機會對法國奶業生產者造成什么影響?
2012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奶制品進口國,國內需求巨大,特別是中產階級對進口產品的追求(其中嬰幼兒奶粉需求量更大)。世界10%的奶制品均由中國人購買。
2013年對法國來說是天降驚喜的一年。據法國出口局Business France數據顯示,牛奶、嬰兒奶粉、奶酪對中國出口額達3.23億歐元(其中1.57億來自嬰兒奶粉)。
至此,中國市場的龐大需求量令世界奶制品贏得了好價錢。但是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奶價開始下跌,產量也受到影響,特別是歐盟取消牛奶配額制度后,奶價一落千丈。這令本就陷入困境的法國奶企更加疑慮重重。
哪些法國奶制品可以抵抗住危機?
就目前看來,僅嬰幼兒奶制品及動物食品乳清生產行情保持良好。嬰幼兒奶粉依然是法企業務發展的重點,也是一大競爭手段。
不過,中國為了度過本國的奶業危機,也加大了奶量生產,目前可達3700萬噸。政府也采取措施取締非法小生產商。Gérard Calbrix表示,“現在中國政府重點發展擁有20-30頭奶牛的大型農場,而且向世界發出挑戰,包括法國,因此法國面臨著更多的競爭。”
為何要保持信心?
液體奶生產者協會主席Giampaolo Schiratti安撫地表示,法企無需恐慌,中國的消費量雖然減少了,但是來自歐洲的需求量熱度不減。(中國人每年每人消費5升牛奶,而歐洲人達到50-55升)。之前法國的銷售量之所以減少(1月-5月底銷售600萬-1000萬升),主要歸咎于歐洲內部的競爭加劇。
另外,中國最近實施人民幣貶值政策,這將形成價格優勢,有利于奶制品出口,。
最后,法國的國內需求也能刺激生產,每年法國有1700萬新生兒。
信息來源:歐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