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i6kk"></table>
  • <td id="0i6kk"><rt id="0i6kk"></rt></td><li id="0i6kk"><option id="0i6kk"></option></li>
  • 距離開展還有:

    行業新聞

    乳業戰國結束:伊利蒙牛兩元格局形成

    2015/09/16
      數據顯示,光明乳業旗下的高端酸奶莫斯利安上半年收入突破35億元,同比增長25%。上半年光明整體收入增加2億元,其中莫斯利安貢獻約7億元,但也反映出其他液奶及乳品收入下滑明顯。此外光明的整體收入質量下降,上半年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同比降30%,應收款的半年收入占比為19%,同比提高近4個百分點。
      與三元股份相似,光明的大本營上海分區收入同比下降5%,上海以外地區收入65億元,同增11%,而海外收入11 億猛降25%,主要是國際奶粉價格下降使新西蘭新萊特收入下滑所致。
      中信建投分析師呂昌認為,光明管理層變化較大,包括總經理在內的多名高管離任,短期或影響公司經營。王丁棉則表示,原總裁、黨委副書記郭本恒涉嫌受賄被立案調查,短期內對光明的影響不會顯現,“就像一輛車,高層離職后光明仍然有慣性向前驅動,但何時能夠結束調整重新加油就需要等待時間觀察”。

    乳業集體出海布局成風
      乳企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行業競爭日益激烈,而背后是乳業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在進口奶粉沖擊下被放大。
      今年年初,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曾透露,此前5年我國乳制品進口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幅,2013年更是高達37%。根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進口乳制品同比再次增長17.9%。而中國奶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進口的乳粉和乳制品折合成牛奶約為1200萬噸,約占到全國奶類消費量的1/3。
      與此同時,國內乳企開始進軍海外奶源基地,以國家化為轉型目標。據了解,除了蒙牛、伊利、光明外,新希望等第二梯隊也開始跟風布局海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乳企的布局目標集中在大洋洲和歐洲,而且大多與海外乳業公司合作成立合資公司。
      “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失去信心,于是乳企順勢而為,主動走出去。”王丁棉表示,《辦法》的出臺將進一步提高奶粉的質量規格,“對奶粉實行注冊制,相當于對嬰幼兒奶粉的管理上升到藥品級別,迫使乳企出海尋求更優質安全的奶源。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隨著中國的奶粉產業與國際快速接軌,包括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建廠生產,未來進口奶粉在市場占主導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純進口品牌不受此法規限制,只會鼓勵越來越多企業到海外生產,再進口國內,同時也讓海外企業不再投資國內生產,這不僅減少國內就業和稅收,也將使國內奶粉生產進一步萎縮。”宋亮說。
      此外,《辦法》還規定,同一企業注冊的一個產品配方只能生產一種產品,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而且每個企業不得超過5個系列15種產品配方。乳業資深專家解觀勝認為,新政出臺將扼殺多品牌策略,同時將代工品牌擠出市場。他表示,屆時至少有1400多個品牌被淘汰出局,其中獲得嬰幼兒許可證比較少的企業將受到較大影響,如蒙牛、完達山、三元等。
      隨著新政出臺,乳業將迎來新一輪洗牌,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去年6月工信部已經召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會,繼續推進乳粉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及乳粉業兼并重組工作。根據重組方案,到2015年年底,力爭形成10家左右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達到65%,2018年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超過80%。
      工信部總工程師王黎明日前表示,2014年底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達到54.2%,較上一年提升了近10個百分點,但是要實現2015年的目標仍有一定差距。

    信息來源:時代周報
    版權所有: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會展有限責任公司 蒙ICP備18004729號-3 技術支持: 會天下

    在線咨詢

    網站已關閉

    您的網站已到期,請及時續費
    聯系電話:400-606-1198

    微信掃碼添加好友

    www.22zy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