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i6kk"></table>
  • <td id="0i6kk"><rt id="0i6kk"></rt></td><li id="0i6kk"><option id="0i6kk"></option></li>
  • 距離開展還有:

    行業新聞

    中國從來不缺好奶粉,但你為什么不知道?

    2015/10/21

    奶粉生產質量關鍵點分析1——奶源     
      經常有人問我,究竟什么奶粉最好?我想說選好奶粉其實很簡單,好奶粉就在你身邊,但你卻總是視而不見。但是我不能這么說,因為他不懂,他會以為在隨便說說,甚至以為我是王婆賣瓜。正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我只好認真地舉例子,用直白的語言與他探討:
      1、吃的食材你說是工業發達地區的好,還是不發達地區的好?你說是生長快、產量高的好,還是生長慢、產量低的好?你說是新鮮的好,還是二次加工不新鮮的好?
      2、美國50個州都生產牛奶,歐盟28個成員國中26個有自己的奶業,每個區域也不止一家工廠,“進口奶粉”究竟產自哪里,你如何得知?
      3、全世界都知道中國煙花最好,但他們都知道中國煙花數湖南、湖南煙花數瀏陽嗎?而瀏陽花炮企業數量上千家,能造出像北京奧運會煙花的企業又有幾家?!
      4、歐盟取消牛奶配額,牛奶就大量增產了,你當奶牛每天產奶量也受政策影響?新西蘭宣布減少奶粉出口額,奶粉就自己內部消化了嗎?世界工業奶粉價格大幅下降,真的是因為成本低廉了嗎?(進口全脂大包粉從以前的每噸3萬元以上降到1.5萬元以下,如果現在的價格是合理的,那以前算什么?價格差一倍以上,2014年我國進口奶粉900105噸,被暴利了多少錢?)
      5、中國從來不缺好奶粉,但你為什么不知道?在人人關注娛樂中國的國度里,媒體有多少節操?企業有多少恪守良心道德底線?中華民族從來不缺乏民族脊梁,但也不乏漢奸、走狗和唯利是圖的奸商,還有更多無辜又無知的老百姓在隨大流。每次洋品牌在國外出事,都聲稱不涉及中國批次,難道我們真是享受最惠國待遇?


      你也許迷糊了,因為你開始思考了。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同樣,一個人要有正確的判斷,必然離不開對知識的學習掌握。
      我國乳品的普遍性消費才剛剛開始,其消費水平遠遠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乳品行業是名副其實的朝陽產業。乳品作為營養學上最佳的健康食品,正從營養品觀念擴展到健康、時尚、運動、多樣化消費等。但是,在從少數接觸到普遍接受的長期過程中,乳品企業泥沙俱下,乳品行業的健康發展除了需要政府部門的提倡號召規范和全社會媒體的宣傳吶喊引導外,更需要市場和消費者的理性選擇。
      奶粉問題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且迷霧更甚,久久不愿散去。在眾說紛紜中,人們幾乎不能肯定何去何從。是該學習的時候了,就像學習一項生存技能一樣,我們要學習乳品營養學知識,學習乳品消費常識!因為不管是關愛父母、孩子和愛人、朋友、自己,抑或是體現一份孝心、愛心和關心,都離不開這健康美味的乳品了。
      一般來說,奶粉質量控制關鍵點有以下6個方面(今天只講第一個方面,奶源——即從原料奶說起),奶源安全問題是選擇奶粉時第一要考慮的。
      1、奶源好才是真的好,
      2、配料安全也很重要,
      3、配方科學不可瞎造,
      4、生產設備必須一流,
      5、批批檢驗嚴格把關,
      6、銘記歷史切莫淡忘!
      那么,今天我們抽點時間來認真學習一下:奶粉生產質量關鍵點分析1——奶源。
     

    一、鮮牛奶驗收:
      原料奶的質量是保證終產品質量的前提條件。原料乳進入工廠后應立即進行驗收,主要檢驗以下指標:
      1、感官指標:色澤、滋氣味、組織狀態;正常乳為乳白色或微帶黃色,不得含有肉眼可見的異物,不得有紅、綠等異色,不能有苦、澀、咸的滋味和飼料、青貯、霉等異味。
      2、理化指標:酒精實驗、乳的酸度、密度、冰點、脂肪含量、蛋白質含量、干物質、非脂乳固體、三聚氰胺含量等;
      3、微生物指標:主要測定細菌總數;
      4、其他指標:酒精試驗、煮沸試驗、摻假檢驗、抗生素檢測(獸藥殘留)等。

    二、奶源安全事故舉例
      1、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主要原因分析:散戶原料奶、瘋牛搶奶、摻假低蛋白。
      2、2013年新西蘭奶粉檢出雙氰胺:一些牧場在牧草種植過程中使用雙氰胺復合肥造成殘留。
      3、1999年歐洲二惡英事件: 1999年1月以來,比利時、荷蘭、法國、德國等相繼發生飼料被致癌物二惡英污染。導致畜禽類制品、乳制品中二惡英含量嚴重超標。1999年6月9日,中國衛生部發出緊急通告:從比利時、荷蘭、法國、德國進口的1999年1月15日以后生產的乳制品、畜禽類制品一律封存,停止銷售。雀巢、美贊臣、美樂寶和雅培奶粉等均在被禁之列。
      4、重金屬污染、高氯酸鹽污染、黃曲霉毒素……大部分質量問題都是奶源的原因。

    三、世界各地奶源安全分析:奶源究竟在哪里?
    (一)日本奶源:日本國人口多土地少,是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化國家。日本的土壤污染、農藥濫用、化學殘留、核污染對其食品行業影響巨大。一旦形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局面,必將造成長期影響。
      1、預防瘋牛病風險:2001年9月10日日本千葉縣發現了亞洲第一例瘋牛病,緊接著,在日本發現了第2例、第3例、第4例……瘋牛病的潛伏期是數十年——假如,在出口給中國的嬰幼兒食品中,被敵人惡意添加了什么中國目前檢查不出的東西,若干年以后災難發生,一切都晚了!
      2、預防口蹄疫風險:2010年4月,日本大面積爆發口蹄疫,其疫情“是發達國家近10年來最為嚴重的疫情”,規模僅次于2001年英國的口蹄疫疫情。據悉,日本將宰殺口蹄疫區10公里內20.5萬頭豬牛。4月30日,我國發布《關于防止日本口蹄疫傳入我國的公告》,暫停從日本進口牛奶、奶粉、牛肉等產品,如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3、預防核輻射風險:2011年03月,日本地震引發福島核危機,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質長期持續污染周邊地區的空氣、土壤、河流、農作物及海洋。2011年12月,日本明治奶粉被檢測出含放射性物質銫,40萬罐奶粉被召回。
      4、預防二惡英風險:80年代日本對垃圾焚燒的依賴程度居全球之首,焚燒廠的數量占全球的70%,成為“二惡英大國”。這些嚴重的環境污染物,很難自然降解,將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的生態環境問題。
     
    (二)美國奶源:美國政府規定使用瘦肉精是合法的,瘋牛病是禁止檢測的!美國是激素使用最泛濫的國家。
      1、預防瘋牛病風險: 2003年12月25日,美國農業部宣布,美國境內的確出現了首例瘋牛病。此后,2005年在美國得克薩斯州、2006年在美國阿拉巴馬州,2012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均發現了瘋牛病案例。2014年6月,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稱,一名德克薩斯州人死于克雅氏病(患者大腦切片證實),這也是全美第四例死于這種疾病的患者。 瘋牛病一般有幾十年的潛伏期,易感染人群通常小于55歲,患者最終發病的年齡往往在50-60歲。
      2、奶源地超多復雜,質量難以全面管控,難以溯源:美國有5萬多個奶牛場,50個州都生產牛奶,誰能清楚自美國進口的奶粉究竟產自哪個奶牛場、哪個工廠?
      3、預防二惡英風險:1999年11月,美國紐約大學的一份報告也表示,美國豬肉被驗出二惡英的含量較比利時豬肉高11倍。該報告顯示,美國各大超市的豬肉中,平均每克豬肉含11.8微克的致癌物質。目前美國標準檢驗局只對美國肉品進行農藥污染檢測,并不包括二惡英。
      4、無法避免的高氯酸鹽污染風險:自1997年以來,美國已在35個州1100萬人的飲水中發現受到高氯酸鹽污染。2009年4月,報道稱美國15個品牌的嬰兒配方奶粉中含有火箭和導彈燃料中使用的一種化學物質——高氯酸鹽。該物質是一種強力甲狀腺毒素,可能對胎兒和嬰兒大腦發育造成影響。奶牛吃了被污染的土壤中長出的青草,或者喝了受污染的水,產出的牛奶中的高氯酸鹽含量就會超出正常標準。據美國媒體披露,高氯酸鹽還被發現廣泛存在于超市出售的液體牛奶、奶制品以及其他許多種類的食品中,甚至在接受檢驗的人類尿液中,也無一例外地發現了這種成分。

      5、關于生長激素、抗生素、抗蟲劑等風險:生長激素是動物腦中分泌的一種蛋白質,用于促進動物的生長。除了美國之外,還有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南非、韓國等約20個國家允許奶牛場使用激素增加產量。歐盟則從2001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這種激素。歐盟還禁止進口美國牛奶。目前整體畜牧業藥物用量美國全年的用量約為中國的10萬倍。2007年1月,全美星巴克發現其奶制品中含有可能致癌的物質——人工生長激素。 這也很可能美國人普遍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
      

      6、預防轉基因成分風險:美國是轉基因技術研發的大國。2005年08期《食品科學》報道《美國育出可抵抗牛乳腺炎的轉基因奶牛》。美國市場銷售的含轉基因成分的食品超過5000種。毫無疑問,美國奶牛養殖中也大量使用了轉基因飼料。
     
    (三)、韓國奶源:在韓國由于原料奶價的上漲,國內生產奶酪或奶粉的成本,無法和低廉的國際價格相比,因此乳品加工企業在缺乏其原料奶時就從澳洲或新西蘭等地進口奶粉等。我們通常會看到所謂的韓國原裝進口奶粉,其標注奶源卻是澳洲或新西蘭等地。
      看在中韓友好的情分上,啥也不說了。
     
    (四)、歐洲奶源:歐盟奶業生產分布廣泛,歐盟28個成員中26個有自己的奶業,但主要產區集中在德國、法國、英國、荷蘭、波蘭等國。歐盟奶業產值占其農業總產值的13.8%。與美國和加拿大等大型奶牛養殖場的生產方式不同,歐盟主要成員國的奶業仍保持著較為傳統的生產方式,養殖規模不大。
      為了為了平衡歐盟國家在牛奶生產和需求不均的問題,歐盟從1984年起實施牛奶產量配額制度。每個歐盟成員國國家配額分配給奶農,每當成員國超過其配額,它必須向歐盟支付罰款,這個罰款叫做超級稅。奶產量配額制度并沒有解決歐盟奶價的根本問題。多年來,歐盟就這個制度一直在進行研究,并且在三年前做出決定,逐步取消配額制度,從2015年4月1日起完全取消配額制度。2012年,歐盟(27國)奶牛存欄量2290萬頭,與2007年相比減少了5.22%。
      2014年,在世界牛奶產量大幅增長的同時,歐盟牛奶產量預計可達創歷史最高紀錄的1.593億噸。世界牛奶產量大幅增長和俄羅斯禁止進口歐盟牛奶制品將導致牛奶價格從歷史高位下跌。
      1、歐洲是二惡英的發祥地?二惡英是一種無色無味的脂溶性物質,包括210種化合物,毒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80克可以致80萬人死亡,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強的。二惡英常以微小的顆粒存在于大氣、土壤和水中。二惡英是一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環境中持久存在并不斷富集。一旦攝入生物體就很難分解或排出,會隨食物鏈不斷傳遞和積累放大。人類處于食物鏈的頂端,是此類污染的最后集結地。
      1999年奶粉界發生著名的“二惡英事件”,當時廣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洋奶粉幾乎全部撤柜,國產奶粉也迎來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發展高潮。
      ▲ 2004年11月路透社報道說,荷蘭農業部已先后關閉了162家牧場,原因是在其中兩家牧場的奶制品中檢測出了“二惡英”。
      ▲ 2007年8月 法國西部省份的兩個奶制品廠在對作為加工原料的鮮奶進行例行化驗時,相繼發現部分鮮奶的二惡英含量嚴重超標。
      ▲ 2008年3月,意大利著名的莫扎里拉奶酪被曝二惡英含量超標,在全球被緊急召回。
      ▲ 2008年12月6日愛爾蘭政府宣布由于二惡英污染召回2008年9月1日后該國二惡英豬肉。愛爾蘭衛生和農業部門發現,生豬和豬飼料取樣中的二惡英成分,達到歐盟二惡英含量安全上限的80至200倍。據初步統計,2008年9月1日以來中國從愛爾蘭一共進口了2047噸豬肉產品。
      ▲ 2011年1月德國農業部宣布臨時關閉4700多家農場,禁止受二惡英污染農場生產的肉類和蛋類產品出售。對飼料廠樣品進行的檢測結果顯示,其二惡英含量超過標準77倍多。
      ▲2013年10月歐盟修訂二惡英及多氯聯苯在動物肝臟中的最大殘留限量。——既然二惡英環境污染已經是無可回避,那就只有讓它合法存在了。
      2、歐洲是瘋牛病的家鄉?瘋牛病患者不論是牛還是人,生前都無法確診,死后經過檢測才能確診。目前尚無治療方法,病死率100%。在瘋牛病流行的國家,已有許多人被食源性感染,在今后十至幾十年的潛伏期中,它如同埋在人體中的一顆炸彈,隨時可能爆炸!人感染這種病一般有幾十年的潛伏期,患者最終發病的年齡往往在50-60歲。
      ▲ 2000年,英國政府鼓起勇氣公布了有關瘋牛病的長達16卷的調查報告,英國政府顧問安德森對《獨立報》說,報告可能使人們對這場瘋牛病危機的規模進行再次評估。據他以前的統計,1980—1996年英國有6000人感染上了瘋牛病,現在重新評估結果是,這個數字可能高達13萬人。據統計,目前西歐有50萬人感染瘋牛病病毒。部分潛在瘋牛病風險的國家:英國、愛爾蘭、瑞士、法國、荷蘭、德國、丹麥、比利時、盧森堡、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挪威、瑞典、捷克、芬蘭、奧地利、加拿大、日本、巴西、墨西哥、巴拿馬以及美國等都曾經發現過瘋牛病。
      ▲ 瘋牛病離我們很遠嗎?警示:食品、化妝品的瘋牛病風險,目前無法檢測!!!
      50年后,一位事業如日中天的社會精英漸漸“焦燥不安進而精神錯亂”……
      誰能想到究其根本緣由竟是:50年前媽咪給寶寶喝了一罐來自西洋的加料又加價的超級奶粉!
      3、歐洲是口蹄疫的故里? 口蹄疫是一種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動物,如牛、羊、豬、駱駝、鹿等共患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病。口蹄疫具有極強的傳染性,牲畜、人甚至車輛都能傳播病毒。這使得治療成本遠遠大于病畜本身的價值。因此防治口蹄疫蔓延,屠宰焚燒是惟一的選擇。通常情況下,對于病畜是發現一個宰殺一批,然后將尸體全部焚燒。口蹄疫感染人類的癥狀:包括不舒服、發燒、嘔吐,口腔組織發生紅色潰瘍腐爛偶有皮膚小水皰。
      ▲ 1966年英國爆發口蹄疫疫情時,曾有一人感染了口蹄疫。
      ▲ 1981年英國發現口蹄疫。
      ▲ 1993年意大利發現口蹄疫。
      ▲ 2001年、2007年,歐洲先后發生了兩次大規模的口蹄疫。英國是這兩次疫情的發源地,疫情也最嚴重。在2001年的疫情中,發生口蹄疫的大型農場近40個,遍及英國各地。2001年2月英國出現嚴重口蹄疫疫情,數百萬牲畜被捕殺,肉、奶制品被禁止出口。之后,口蹄疫蔓延到愛爾蘭、荷蘭等歐洲國家。歐盟委員會2007年8月4日宣布,禁止英國出口牲畜、肉類和奶類產品。

      4、歐洲是重金屬污染的溫床——工業高度發達背后的環境污染。重金屬污染指由重金屬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環境污染。主要由采礦、廢氣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屬超標制品等人為因素所致。因人類活動導致環境中的重金屬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圍,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并導致環境質量惡化。重金屬對土壤,可謂“污染一次,遺害萬年”。國際公認,毒性最大的重金屬有5種,鉛、汞、鉻、砷、鎘。
      鉛,直接傷害腦細胞,特別是胎兒的神經系統,可造成先天智力低下,另外容易致癌、致突變;
      汞,食入后直接沉入肝臟,對大腦、神經、視力破壞極大;
      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能增加膽固醇的分解和排泄,鉻中毒一般由六價鉻引起,過量攝入六價鉻,腎和肝會受損,胃腸受刺激、潰瘍、痙攣甚至死亡,長期大量接觸六價鉻,接觸部位易現潰瘍等不良反應;
      砷,急性中毒會導致人在數天甚至數小時內死亡,慢性中毒則易誘發肺癌、皮膚癌、膀胱癌等;
      鎘,在人體內形成鎘硫蛋白,有選擇地富積于腎和肝中,易引發腎病,且易阻礙骨骼代謝,造成骨質疏松、萎縮、變形等癥狀,如日本的痛痛病。
      一個嚴峻的事實是,如今我國環境污染已步入歐美韓日等發達國家的后塵!
      因此,即使選國產奶粉也要注意看清奶源產地!
     

    (五)國內奶源:2012年全國奶牛存欄預計為1440萬頭,牛奶產量3744萬噸,奶牛存欄數量主要集中于華北、東北和西北,內蒙古、新疆、黑龍江、河北四省的奶牛存欄數之和占全國總存欄數目的比例超過60%。華東、華南規模化養殖比例較高。南方各省由于氣候炎熱、多雨,奶牛發病率高,成母牛產奶量一般僅為每頭年產3噸,遠低于北方各省,如北京、上海約為7噸。
      要想奶粉好,首先必須奶源好。乳品行業內公認中國奶源好的區域首推黑龍江省。

      1、黑龍江省奶源概況。
      黑龍江是我國生態大省、農業大省。全省耕地面積2.1億畝,占全國耕地面積的九分之一;2012年糧食總產量5761.5萬噸,占全國糧食總產量10%;綠色食品種植面積6720萬畝,占全國綠色食品種植面積五分之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造就了黑龍江農作物優良品質和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污染。據統計數據,黑龍江每畝耕地每茬用化肥(綜合營養)使用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黑龍江每畝耕地每茬用殺蟲劑和殺菌劑使用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
      黑龍江省已發展成為國內最重要的優質奶源基地和最大的奶粉生產基地:全省優質荷斯坦奶牛存欄總量、奶牛群體改良數量和乳制品加工產能均居全國第一;先進畜牧機械——全混日糧機械(TMR)擁有量達444臺,占全國總量的1/4強;生鮮乳收購站集中機械擠奶比重達到90%。奶牛存欄270萬頭,鮮奶產量857萬噸。規模以上乳品加工企業、產能、生產水平、奶粉產量和嬰幼兒奶粉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2、完達山奶源概況。
      黑龍江省地處北緯45度左右,發展奶業具有獨特的地域優勢。北緯45度左右的區域面積遼闊,氣候冷涼,生物多樣性強,屬于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降水適宜,日照充沛,土地肥沃,空氣清新、水質潔凈,牧草豐茂,奶牛健壯,這是確保奶源品質的重要條件,為生產加工優質奶粉提供了純天然的品質保證。黑龍江乳企的奶源基地,如完達山、飛鶴、大慶、龍丹、搖籃等牧場都集中在北緯40-45度的地帶,被譽為“中國黃金奶源帶上的一顆明珠”。
      又因完達山直屬北大荒集團而頗具奶源優勢,敢公開宣稱無抗奶源,業內公認好的牛奶和奶粉。完達山坐享北大荒600萬畝天然牧場,數十萬頭良種奶牛。獨擁大型綠色食品乳品加工基地,國家規定的19項生態指標全部達標,資源優勢得天獨厚,中國沒有第二個完達山。

      3、國內其他部分乳企奶源情況。
      (此處省略,你懂的)
      (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妙客論壇

    版權所有: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會展有限責任公司 蒙ICP備18004729號-3 技術支持: 會天下

    在線咨詢

    網站已關閉

    您的網站已到期,請及時續費
    聯系電話:400-606-1198

    微信掃碼添加好友

    www.22zy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