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i6kk"></table>
  • <td id="0i6kk"><rt id="0i6kk"></rt></td><li id="0i6kk"><option id="0i6kk"></option></li>
  • 距離開展還有:

    行業新聞

    我國首批從蒙古國進口200噸牧草

    2015/11/13

       11月11日,滿載牧草的大卡車正緩緩自珠恩嘎達布其口岸駛入。

      11月11日下午,載有200噸蒙古國天然牧草的8輛卡車,經過消毒、查驗等程序,緩緩駛入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的珠恩嘎達布其口岸。這也是中國首次自蒙古國進口天然牧草。

      11月11日,拉運牧草的大卡車從珠恩嘎達布其口岸國門入境。

      中國是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近年來,隨著傳統養殖方式發生改變、生態環保備受重視,國內牧草市場缺口日益增大,牧草價格走高,牧草產業逐年興起。
      此前中蒙博覽會期間,錫林郭勒盟政府與蒙古國東部的蘇赫巴托省、東方省、肯特省三省政府簽訂協議,期望全面加強農牧業合作,進而促進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和種養殖業效益提升。蒙古國天然牧草出口正是其中一項合作內容。
      11月11日,檢驗檢疫部門的工作人員對進口的牧草進行消毒處理。  此次天然牧草的進口只是一個開始。據錫林郭勒盟政府提供材料顯示,現有9家中方企業在蒙古國劃定草場區域內實施打草作業,已打草10余萬噸。錫林郭勒盟政府也正在努力推動珠恩嘎達布其口岸成為中蒙飼草進出口指定口岸,計劃未來將天然牧草進出口能力逐步提升至每年40萬噸以上,并實現部分就地加工。
      據錫林郭勒盟政府提供材料顯示,入境牧草將有不少在錫林郭勒盟“消化”。此次牧草入境的一個重要意義在于,可以促使錫林郭勒這片擁有可利用草場18萬平方公里的草場合理休牧和輪刈,保護天然草原生態。
      11月11日,東烏珠穆沁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工作人員對進口的牧草進行檢查。  “草場作為一種資源,是可以被充分利用的。這樣的合作模式實現了互補,蒙方獲得經濟效益,中方獲得生態資源——牧草。”內蒙古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蓋志毅表示,中蒙互為好鄰居、好伙伴,雙方長期合作以互利共贏為基礎,在貿易、優勢互補同時,亦要注重對蒙古國的草原生態保護。

    文章來源:中新網

    版權所有: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會展有限責任公司 蒙ICP備18004729號-3 技術支持: 會天下

    在線咨詢

    網站已關閉

    您的網站已到期,請及時續費
    聯系電話:400-606-1198

    微信掃碼添加好友

    www.22zy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