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i6kk"></table>
  • <td id="0i6kk"><rt id="0i6kk"></rt></td><li id="0i6kk"><option id="0i6kk"></option></li>
  • 距離開展還有:

    行業新聞

    中國企業走出去 乳制品業邁入全球化時代

    2015/11/24

      支持民營企業“走出去”,因為民企“走出去”有更強的靈活性。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因此,對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走出去”,必須制定公平統一的政策。無論國企、民企,都是我們的民族企業,只要能帶動中國 “走出去”,就必須平等對待。這是總理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上的表態。

      日前,蒙牛雅士利投資11億元人民幣的新西蘭工廠正式開業,該廠將年產嬰幼兒配方奶粉52,000噸,產品將以罐裝成品及25公斤大包裝基粉的形式供應給雅士利國際,預計第一批原裝進口產品將在2016年初在國內上市。

      事實上,這并非是蒙牛全球化戰略的第一步,蒙牛自2013年入主雅士利以來,就全力以赴地整合國際資源為雅士利的國際化升級進階:去年10月,達能入股雅士利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今年7月,雅士利宣布擬并購達能旗下的多美滋中國;9月,蒙牛將其旗下歐世蒙牛奶粉業務出售給雅士利;同年11月,雅士利與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研發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近期又與達能、Arla開啟了生態鏈計劃。

      再從整個乳制品產業乃至中國經濟來看,與以往國外資本進入中國布局牧場、乳品加工廠不同,當下中國乳企、資本正在積極走出去,反向整合全球資源,國內乳制品行業正邁入全球化時代。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尋求奶源資源,與國外研究機構合作也成為國內乳企國際化的重要部分。伊利在荷蘭成立研發中心、貝因美與愛爾蘭Kerry集團技術合作、飛鶴與哈佛大學聯合成立營養實驗室,等等。有乳業專家對此分析稱,“過去是靠市場換技術,比如達能入股國內乳企,如今隨著行業逐步成熟,國內乳企紛紛主動走出去,與國外研究機構共同研發。”

      可能會有乳品業內人士對此提出相應的質疑,無論是尋求奶源資源還是與國外研究機構合作,這些在走出去過程中需要邁過的臺階都需要強大的資金背景和技術實力的支撐,這些恰恰就是在乳制品行業內占據龐大基數的中小企業所不具備的。那么中小型乳制品行業企業又應該如何邁開全球化的步伐來提升自身?

      有著名戰略咨詢機構的創始人提出,從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來說,已經進入了對外投資迅猛發展的階段,在2014年的時候,中國的對外投資凈流量是1600億美元,現在中國的對外投資已經超過了外國對華投資,這是一個趨勢所在。中國乳制品企業尤其是中小型的乳制品企業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仍然需要很多合作伙伴和專業服務平臺,而letsgo中國走出去由于其在投資和農牧業項目端的豐富資源,能夠為他們提供支持,提供更好的全球化資源。比如說,夢得集團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收購的Duncraig牧場就是這樣一個創新的模式。而且,中國乳制品企業在國際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很多管理、文化方面的問題和挫折,有一個平臺型組織,對于中國中小型乳制品企業邁向國際化是一個很好的支持。

      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則認為,從法國企業走出去的經驗來看,企業不能去單打獨斗,有三個方面的問題一定要處理好:一是企業要有一個全球化的視野,對投資目標國的市場有很好的理解,包括當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要素;二是要有一個非常長期的合作關系,要和當地的相關合作方建立長期關系,抱團發展;三是一定要有合作的意識和語言,不能夠老是想著要單打獨斗,一定要學會怎么樣去精誠合作,創造更大的價值。

     

    文章來源:財經網

    版權所有: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會展有限責任公司 蒙ICP備18004729號-3 技術支持: 會天下

    在線咨詢

    網站已關閉

    您的網站已到期,請及時續費
    聯系電話:400-606-1198

    微信掃碼添加好友

    www.22zy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