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i6kk"></table>
  • <td id="0i6kk"><rt id="0i6kk"></rt></td><li id="0i6kk"><option id="0i6kk"></option></li>
  • 距離開展還有:

    行業新聞

    亞太地區將左右2016年國際乳品市場走勢

    2015/12/25

      根據美國乳制品出口協會(USDEC)的報告顯示,當前全球乳制品市場在供應過剩和產品結構改頭換面等問題糾纏不休,亞太地區國家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未來12個月內國際乳制品市場的走勢。

     

    世界前五出口國原奶供應增長現疲態

      中國乳制品進口量持續走低和俄羅斯經濟衰退、原料奶價格跳水似乎都不足以完全遏制全球供應的增長,自今年4月以來的半年,前五出口國乳制品產量平均增長了2%。USDEC預計剩余的2個月將會放緩到1%。

     

    亞太國家將左右2016年乳品市場走勢

      在過去12個月,為減少對中國和俄羅斯市場的依賴,歐洲和新西蘭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到脫脂奶粉和黃油領域,并且將市場擴展更廣闊的亞太地區: 東南亞、韓國、日本和中東,同時還有美國的關鍵市場---墨西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還有大量的其他貿易協定已經開始實施或者正處于談判中,尤其是在一些亞太國家之間,這為國際乳制品貿易提供便利。

     

    中國消費者購買力依舊呈現牛市上揚

      盡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進入“新常態”,但是官方‘將中國的出口依賴型經濟轉化為消費依賴型經濟’所付出的努力都是積極,一些其他的支持消費增長的舉措,例如鼓勵二孩政策,成功說服IMP(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承認人民幣的貯備貨幣地位等,將助促進中國轉成為消費型經濟體形成。未來中國對國際乳制品市場影響主要看國內原奶供應增長情況。

      在一份出自USDEC報告中,包括其主席在內的最頂尖專家和美國行業組織預測:中國經濟與需求的發展將會對全球供應產生極大沖擊;同時也會刺激產生很多新的法規監管和自由貿易協定,甚至已經起草并達成初步協議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都會受此影響。再有伴隨著俄羅斯的貿易禁運和歐盟出口配額制的取消,這所有一切都揭示出未來的一年是對乳品行業是充滿挑戰的一年。USDEC對2016年全球乳品行業做了五大關鍵預測:

     

    1)供與求的謎題


      或許中國乳制品進口量持續走低和俄羅斯經濟衰退、原料奶價格跳水都不足以完全遏制全球供應的增長,但是世界前五的主要供應源的增長已經展示出市場疲態。

      歐盟、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和阿根廷自今年4月以來的半年,其乳制品產量平均增長了2%。然而據USDEC的估計,在今年剩余的2個月中,這個增長數值將會放緩到1%。

      在很大程度上,生產者們當然希望他們的牛奶量始終低于需求,以期掃盡一切剩余。目前看來情況并不是像預期的那樣,2016年這種情況是否發生,掌握在亞太地區國家手中,他們將對此產生巨大影響。

      USDEC相信生產者們會想要看看這20年來最強的厄爾尼諾現象以及后續的拉尼娜現象究竟會對對奶業生產造成多大的影響,特別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地區。同時,他們也會觀望歐盟是否會繼續對奶農發放足夠的補貼來度過生產收縮期。

      接下來就是關于中國的問題了: 為滿足如此巨大人口的需求,他們的乳產品生產是否會攀升?特別是當他們的乳業板塊目前正在面臨著投資上的障礙,轉而尋求進口以緩解需求壓力的情況下。


    2)生產焦點的改變


      在過去的12個月里,新西蘭已經開始著手調整他們對向中國出口全脂奶粉這項貿易的依賴程度---這一調整正好與歐盟正在采取的對俄羅斯出售用于奶酪生產的原料奶的貿易策略不謀而合。

      歐洲和新西蘭都將他們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到脫脂奶粉和黃油領域,并且已經將他們的市場邊界擴展到了更廣闊的亞太地區: 東南亞、韓國、日本和中東;同時還有美國的關鍵市場---墨西哥。

      今年以來,各個奶源生產國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新西蘭在奶酪出口量方面已經呈現反彈趨勢,并且在短期內有望挑戰美國這個世界最大奶酪出口國的頭銜。然而,USDEC相信,如果來年的中國的購買趨勢和俄羅斯禁運還是沒有改變,那么新西蘭和歐洲能否加強他們在牛奶供應與加工能力方面的投資,仍然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近年來,新西蘭在他們的乳品工業領域內每一個方面都持續加強投資,從奶粉到一些更高附加值的產品,包括乳鐵蛋白,UHT奶,乳源蛋白濃縮物以及奶酪;同時,歐洲卻將投入的重點放在了奶粉和乳清蛋白上。


    3)中國的變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6年新興市場帶來的GDP增長率大約是4.5%,相比2015年的評估結果增長了0.5%。這對正在努力接近這些新興市場—尤其是那些亞洲國家的市場—的這個行業來講確實一個積極的信號。

      但是在這些樂觀估計成為普遍情況之前,中國市場的不確定性為其涂上一層陰影,當然還有全球廣泛的政局動蕩和六年來持續走低的國際原油價格等其他因素的影響。

      中國在經濟增速放緩后提出的‘新常態’很有可能會刺激國內消費。并且這些舉措最終很有可能至少會在東南亞,韓國和日本之間引起連鎖反應,也很有可能對世界其他地區造成深遠影響。
      中國仍然期望在來年有一個超過6%的GDP增長。基于中國今天的經濟總量與十年前相比對的結果,USDEC的經濟學專家給出預期增長量將會超過兩位數。

      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依舊呈現牛市上揚,盡管在銀行、制造業和一些其他經濟板塊都有危險信號釋出。這些對官方‘將中國的出口依賴型經濟轉化為消費依賴型經濟’所付出的努力來說都是積極的現象。

      一些其他的支持消費增長的舉措,例如鼓勵二孩政策,成功說服IMP(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承認人民幣的貯備貨幣地位等,都對國際經濟局勢產生本質的影響。而且后者還會導致一系列變革,為促進中國轉成為消費型經濟體形成助力。


    4)規則與繁文縟節

      自從2014年5月,USDEC一直在與中國官方機構合作實施一項新政策,對進口乳品供應商的乳品加工廠進行注冊登記,目前中國正在評估今年夏天進行的工廠審計結果。

      “這個情況就是達成規則所需時間以及所付出努力的完美范例。我們付出大量的努力來滿足不斷擴增的海外管理規則條款的需求,同時還要促進美國國內乳品出口量的增長。“一位USDEC的委員說到。

      “很多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一直在重新修改他們的食品安全法案和產品地緣追溯系統,不是關注營養問題,就是加強標簽管理規范。土耳其修訂了衛生證書,而韓國工廠登記制度2016年還要升級。”


    5)對FTA來說豐收的一年

      盡管關于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的草案的報道一直沒有遠離過各大媒體的頭條,但是還有大量的其他貿易協定已經開始實施或者正處于談判中,尤其是在一些亞太國家之間。

      澳大利亞——中國,還有新西蘭——韓國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最近已經開始生效了。在新的一年,這些于來自大洋洲對手的競爭,將增加美國在這兩個關鍵市場(中國和韓國)的壓力。此外,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歐盟正在與超過40個國家就新的FTA進行商談,其中包括很多TPP簽署國。
      并不僅僅意味著以上這三方擁有對亞太乳產品市場的有限準入權,歐盟還能通過這些達成的一系列貿易協定“將他們的嚴格產品地緣追溯體制轉移到盡可能多的國家去”。USDEC相信這些都會對美國的乳產品貿易產生市場準入壁壘。

     

    文章來源:荷斯坦

    版權所有: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會展有限責任公司 蒙ICP備18004729號-3 技術支持: 會天下

    在線咨詢

    網站已關閉

    您的網站已到期,請及時續費
    聯系電話:400-606-1198

    微信掃碼添加好友

    www.22zy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