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i6kk"></table>
  • <td id="0i6kk"><rt id="0i6kk"></rt></td><li id="0i6kk"><option id="0i6kk"></option></li>
  • 距離開展還有:

    行業新聞

    奶粉配方注冊制的配套細則即將出臺……

    2016/07/29

      2016年10月1日起,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布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6號,以下簡稱《辦法》)將開始施行。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將進一步督促企業科學研發設計配方,提高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研發能力、生產能力、檢驗能力要求,確保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


    乳業要地震?
      據了解,目前我國103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共有近2000個配方。個別企業甚至有180余個配方。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過多、過濫,配方制定隨意、更換頻繁等問題突出,存在一定質量安全風險隱患,造成消費者選擇困難。
      此次《辦法》將設立注冊門檻,提高生產要求,同時限制配方數量、范標簽標識,并且明確監管要求與申請人法律責任。
      《辦法》參照藥品管理,明確我國境內生產銷售和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均實行注冊管理,并嚴格限定申請人資質條件。這樣,只有具備相應的研發能力、生產能力、檢驗能力,符合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要求,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對出廠產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的項目實施逐批檢驗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才能申請產品配方注冊。
      “最嚴監管規定”無疑將給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帶來“地震”。
      近日,在高大上的北京新華社辦公大樓里,新華社瞭望智庫、《財經國家周刊》在舉辦了“配方注冊制后的乳業監管”課題會議。此次會議從監管入手,著眼行業轉型升級,對配方注冊新政以及與其有關的跨境電商新政進行了探討。
      本場課題會由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副總編輯、主編湯耀國主持,得到了國家食藥總局、國家質檢總局等部委領導、乳業研究權威專家學者和伊利、蒙牛、光明、輝山、貝因美、飛鶴等乳企的大力支持。


    配套細則已基本成形
      “大家一起研究這個問題很有意義,希望能夠發揮新華社瞭望智庫的思想性,為我國乳業的健康發展建言獻策。”瞭望周刊社副總編輯羅海巖在致辭中表示,對“配方注冊制后的乳業監管”的討論有助推中國乳業轉型升級。
      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一司司長張靖表示,從監管層面上講,現在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推廣和釋疑政策,比如配方注冊制落地之后對乳品企業的監管會存在哪些不同、對整個行業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我們現在有一些貼牌生產的奶粉企業,以前在國外生產。一看到國內出臺了奶粉配方注冊制后,這部分市場的利益受到了影響,所以他們開始擔心起來。”張靖表示。
      國外奶粉企業之所以關心配方注冊制,在張靖看來,“還是利益使然”。據張靖介紹,外國奶粉企業如果來華注冊配方后,意味著不可能再替別人生產奶粉。這樣它們就有部分產量無法銷售,所以對新政抱有反對態度。
      另一方面,當下奶粉市場的宣傳亂象,也是促發新政的原因之一。張靖指出,有些奶粉的宣傳與保健食品已經沒什么兩樣了,配方注冊制實施之后,這一亂象有望得以消除。
      本次注冊制的實施對中小奶粉企業可能會是一次調整。下一步國家食藥總局還將幫助企業推進注冊事務。同時,國家食藥總局也在制定標簽標識管理辦法,重點研究標簽標識與產品質量的關系問題。
      張靖認為,當前國內嬰配企業數量與其他國家相比較多。配方實行限制以后,將會給市場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對于企業最關心的注冊時間問題,張靖解釋稱,二級文件和相關配套細則已基本成形,接下來還要繼續征求意見。需要明確的是,2016年10月1日只是企業的品牌和配方開始注冊的時間,企業現有產品和現有品牌的注冊時限是到2018年1月1日。
      通過配方注冊制清理掉一些劣跡企業、還行業一個良好的環境是很多大乳企所期盼的。飛鶴乳業副總裁盧光、光明乳業奶粉事業部負責人劉建中、輝山乳業奶粉事業部負責人王善龍也都在討論中表達了相似的看法。
      在張靖看來,對企業的配方進行限制,會給市場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現在103家國內企業在市場推出了2000個品牌和配方。注冊制以后,這個數字至少減少一半,大概只有900多個,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的品牌集中度將會提高。
      據飛鶴乳業副總裁盧光透露,飛鶴乳業從2016年就開始進行調整。他認為,短期內新政對企業會有一些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對于企業產品的集中化有很大幫助,包括對生產成本、品牌樹立都是非常好的事情;而從行業來講,這也是品牌大浪淘沙的過程,一些小企業品牌退出市場,對大品牌十分有利。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很多企業都希望政策盡快實施。而從奶粉的渠道銷售情況來看,因新政原因大家都比較謹慎,一些雜牌奶粉開始清倉處理,造成市場價格體系混亂。


    跨境電商管理呼喚創新
      值得關注的是,中外奶粉企業這次一同納入配方注冊制管理中,其適用范圍是“境內生產銷售和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
      我國對進口奶粉需求旺盛。從2008年到2015年,我國乳粉產量從120萬噸增長至142萬噸,7年間增幅僅為18.3%;同期進口乳粉量從14萬噸增長至72萬噸,增長了四倍多。目前在嬰幼兒奶粉領域,境外品牌優勢明顯,對國產品牌已經構成碾壓態勢。
    有統計顯示,2015年我國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價值高達24.7億美元,同比增長59.5%。宋亮指出,2015年通過跨境購物形式進入我國的奶粉,按出廠價計算銷售額達到100億元。而國內奶粉企業經營狀況不佳,多數奶粉企業業績并不樂觀。
      食品君調研了解到,當前嬰幼兒奶粉跨境購的貿易形式主要分為三類:早期興起的海外代購(C2C平臺),如淘寶代購、洋碼頭代購等;海淘(境外線上購物),即海外店家先把貨發到海外中轉倉,再由中轉倉運回國內;跨境電商(B2C跨境平臺),如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亞馬遜海外直采、聚美優品極速免稅店等。
      根據商務部相關數據,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將達6.5萬億元,2017年還將增長至8萬億元規模水平;未來幾年跨境電商占中國進出口貿易比例將會提高到20%,年增長率將超過30%。
      在宋亮看來,嬰兒奶粉市場受跨境購的影響很大,包括線下市場受到的沖擊也很大,造成國內很多奶粉企業的市場已經丟失,這種問題在三四線市場尤為明顯。
      但業內人士指出,雖然也有監管,但跨境電商和電商平臺依然是“假洋鬼子”奶粉銷售的重要渠道。
      對此,國家質檢總局一位知情人士告訴食品君,目前在嬰幼兒配方奶粉進出口領域已實行最嚴格的監管。比如,奶粉進口之前要印制一體化標簽;保質期短于3個月的奶粉不能進口,接下來還要結合配方注冊制制定一系列的監管措施。
      不過,在跨境電商的具體監管上也遇到了諸多問題,如主體責任劃分、網購保稅方式、經營企業的主導責任等,反映出了監管的復雜性和難度。
      正如上述國家質檢總局人士所說,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國際貿易是與質量安全有關的。但是影響國際貿易的因素不僅僅只是質量安全的問題,應該站在全球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
      很多國家當前都在探討跨境電商食品的監管問題,大多數國家都處于保守。但有關人士也認為,制度和原則具備的情況下,目前需要在監管方式進行創新。
      一位參會的企業人士表示,海淘確實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但是現在各種亂象需要監管。目前對于物品的采購到底如何監管還未有定論,這需要國家有關部門探索出一個適合中國現狀的管理制度,使得中外奶粉企業在國內站同一個起跑線上去競爭。
    雅士利法規事務總監朱國剛則認為,目前12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的要求就不一樣,各個城市的水平也不一樣,彈性比較大;目前稅負也不公平,一般貿易有關稅和增值稅,跨境電商只有一個增值稅,“這個就是非常的不公平,雅士利希望質檢總局可以簡化一些手續,提高通關效率,減少企業負擔。”
      瞭望智庫乳業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注冊制落實后,跨境購市場將突出“大電商+大品牌奶粉”的形勢,海外貼牌和中小品牌被清除出市場,跨境購市場呈現出“強者恒強,弱者出局”的市場局面。


    我國跨境購奶粉發展趨勢分析
    發展趨勢分析
      第一,2016年和2017年,這兩年奶粉跨境購將繼續沖擊境內企業。經濟全球化趨勢明顯,網絡普及率提升,物流水平進步,網絡支付環境也得到了長足的改善。這些因素都將有力促進跨境貿易,特別是跨境電商交易的發展。據商務部預測,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將達6.5萬億元,2017年還將增長至8萬億元規模水平;未來幾年跨境電商占中國進出口貿易比例將會提高到20%,年增長率將超過30%。
      我國對進口奶粉需求旺盛,從2008年到2015年,我國乳粉產量從120萬噸增長至142萬噸,七年間增幅僅為18.3%;而同期進口乳粉量從14萬噸增長至72萬噸,增長了四倍多。再具體到嬰幼兒奶粉,境外品牌優勢明顯,對國產品牌已經構成碾壓態勢。統計顯示,2015年我國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價值高達24.7億美元,同比增長59.5%,乳業專家宋亮指出,2015年通過跨境購物形式進入我國的奶粉,按出廠價計算,銷售額達到100億元。而國內奶粉企業經營狀況不佳,如2015年貝因美企業的總營收和利潤同比分別下降9.8%和27.2%,其他奶粉企業業績也不樂觀。


    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份額
    市場份額(單位:億元)
      
    從發展趨勢看,我國自貿區談判推進,商品跨境交易的政策障礙降低,通關便利化將大幅提升。同時,跨境物流效率和成本改善,配套設施逐步健全,物流信息將全面對接,使物流、電商、商家、海關多方訂單交易信息、物流信息、支付信息共享,引入現代物流技術,將進一步推動跨境購物需求膨脹。因此,再具體到當前的嬰幼兒奶粉進口電子商務政策,在未實行進口注冊制的2016年和2017年,這兩年奶粉跨境購將繼續沖擊國內市場,給國內本不景氣的嬰幼兒奶粉企業雪上加霜,國內奶粉企業還要持續業務萎縮。
      第二,奶粉跨境購2018年起注冊制落實,跨境購市場將突出“大電商+大品牌奶粉”的優勢地位。目前,跨境電商還存在非國標國外奶粉在售,如日本奶粉生產商至今未進入國家認監委的注冊管理名單中,但京東全球購、一號店全球購等平臺均有日本品牌奶粉在售。很多跨境電商采取小批量貨物或國際快遞直郵等方式將國外奶粉帶進中國,而這部分都是無法檢驗檢疫的,很容易造成不符合國標的嬰幼兒奶粉進入中國市場。從政策設計角度看,進入2018年實行進口嬰幼兒奶粉注冊管理政策,將調整和抑制奶粉進口渠道。
      首先,國家將針對海外代購和海淘發布和執行更為嚴厲的監管措施,將跨境購的市場需求都匯集到跨境電商的渠道,從而實現食品安全監管和稅收保障的雙重目的。
      其次,跨境電商作為合法渠道,平臺奶粉品牌的集中度將提高。目前通過跨境電商進入我國的奶粉品牌有1000多個,注冊制實施后,預計70%-80%的品牌將會消失。從根據中國認監委公布的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境外生產企業注冊名單,目前獲得認證的共有71家,從獲得許可的工廠分布地來看,新西蘭有13家工廠獲得許可證,澳大利亞8家,美國、荷蘭均為7家。如果按照每個廠商最多保留3個品牌計算,品牌數量將大幅縮減至200多個。目前,進口奶粉品牌主要將集中在特福芬、諾優能、牛欄、喜寶等大品牌。從市場格局看,2018年以后的嬰幼兒奶粉跨境購,將出現大品牌跨境電商+大品牌進口奶粉的強者聯合格局,海外貼牌和中小品牌被清除出市場,跨境購市場呈現出“強者恒強,弱者出局”的市場局面。
      同時,要注意的是,配方奶粉注冊管理,對于進口大品牌也是挑戰,如達能公司旗下光是愛他美品牌,都有德國版、新西蘭版、英國版等多個國家的版本,此外還有牛欄、可瑞康等品牌。這些不同國家版本的奶粉,以前是按原產國生產標準生產,要想進入我國配方奶粉注冊名單,則需要符合中國相關奶粉標準。乳業專家宋亮表示,包括外觀的中文標簽、奶粉配方等等,都需要為中國專門定做。這意味著產品需要上量、上規模,將是很高門檻。


    信息來源:食品觀察家

    版權所有: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會展有限責任公司 蒙ICP備18004729號-3 技術支持: 會天下

    在線咨詢

    網站已關閉

    您的網站已到期,請及時續費
    聯系電話:400-606-1198

    微信掃碼添加好友

    www.22zy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