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i6kk"></table>
  • <td id="0i6kk"><rt id="0i6kk"></rt></td><li id="0i6kk"><option id="0i6kk"></option></li>
  • 距離開展還有:

    行業新聞

    國內奶價回升仍供大于求 認定奶業復蘇為時過早

    2016/10/11

      自8月2日以來共舉行的四次全球乳制品拍賣中,全脂奶粉的價格保持了三次上漲,最高一次漲幅達到18.9%。此前國際奶價一直呈下跌趨勢,造成國內外奶價倒掛,大量原料奶進口,對國內養殖業造成了沖擊本報此前已有相關報道。如今國際奶價回升,是否已引發了國內奶價的連鎖反應?奶業有望就此復蘇嗎?據一家大型牧場負責人向南都記者透露,目前北方的原奶價格每噸已經上漲了約300元。乳業專家王丁棉也表示,此前參加西部乳業萬里行活動時發現西部的奶價已經有所提高。不過他們也同時表示,就此認定奶業復蘇還為時過早,更不能盲目樂觀,因為國內奶價主要還受供需影響,目前零售終端仍多見打折促銷,供大于求。

    國際奶價連續兩月上漲
      近兩個月來,國際奶價總體一直在回升。在8月2日舉行的全球乳制品拍賣中,全脂粉上漲9.9%,8月16日拍賣上漲18.9%,9月6日拍賣中再次上漲3.7%,平均價格拍得為2793美元/噸,按此價格折算中國港口到岸價為24600元左右每噸包含關稅、保險、運費,不含貿易商利潤,折合原料奶為2.9元/公斤。這是全脂奶粉今年以來首次連續三次上漲。雖然9月20日最新一次的全球乳制品拍賣中,全脂奶粉價格下滑0.2%,但折算中國港口到岸價也仍達到24600元/噸,折合原料奶2.89元/公斤,每公斤只降了1分錢。
      而在今年的7月份,全脂奶粉競拍均價曾下跌到2062美元/噸,折合中國港口到岸價格為17000元左右,折合成以人民幣標價的原奶,僅為2元/公斤。而據IFCN數據,近3個月,全球乳制品拍賣價格上漲超過30%。
      由于奶價持續上漲,8月底,恒天然宣布提高原奶收購價格,每單位增加0.5新西蘭元,達到4.75新西蘭元/公斤乳固體。而到了9月21日,又再次宣布提高原奶收購價格0 .5新西蘭元至5.25新西蘭元/公斤乳固體。
      對于目前國際奶價的回升,有分析認為是受鮮奶減產影響。據統計,2016年6月全球主要乳制品出口國,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歐盟、美國等,牛奶產量同比下降1.4%,是2015年4月以來第一次下跌,也是2013年5月份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國內奶價也出現回升
      在奶價下跌時,一家大型牧場負責人陳文曾接受過南都記者采訪。近日南都記者再次找到他,據其介紹,目前國內原奶價格也出現了回升。“就我了解的情況是,北方地區收奶價漲了300多塊一噸,從原來的3500元-3600/噸元漲到現在的3800元-4000元/噸。”據他介紹,相較于北方,南方地區,特別是廣東,已經沒有小養殖戶了,特別是2015年上半年之后,100頭的小牧場基本都沒有了。而大型牧場與加工企業關系比較緊密,都是在每年年初簽訂收奶合同,在一年內價格都不會變動,因此目前廣東地區奶價不會調整。
      此前參加了西部乳業萬里行活動的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也向記者透露,他在西部考察的過程中,發現西部的奶價已經有所提高,每斤漲了一、兩元,甚至還有搶奶源的現象。
      而據農業部定點監測,9月份第2周采集日為9月14日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產省區生鮮乳平均價格3.44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6%,同比上漲0.3%。
      加工企業也有所反應。青島雀巢公司8月中旬發布了最新奶價調整通知,顯示將于8月20日起采用新奶價收奶,這次價格調整是按照合作牧場單日交奶數量來劃分的,小于1.0噸/天,保持原收購價不變。1-1.5噸/天,每公斤上調0.10元;1.5-2.0噸/天,每公斤上調0.12元;2-6噸/天,每公斤上調0.10元;6噸以上/天,每公斤上調0.08元。

    供大于求仍持續,奶價難就此反彈
      “雖然國內奶價有所回升,但整體還是偏弱,有的地方每斤也就漲了幾分錢。”乳業分析師宋亮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就說“回暖”還為時過早。如果說連續幾個拍賣季度上漲的話,才能說明需求量開始上升。
      “新西蘭這一輪的提價,給了中國一個錯誤的信息,以為奶價就此反彈了。”王丁棉表示,此前他去走訪時發現,西部甚至山東都出現了“搶奶源”的現象,這讓他很擔心。“這種拉動不見得是好事。2013年的時候,中國奶業已經歷過一輪奶荒到奶源過剩、奶價從上漲到下跌的過程,如果再來一輪搶奶源導致奶價提高,隨后供大于求,奶價再往低走,那么中國奶業就真的折騰不起了。”所以他認為,對于近期國際奶價的回升,還是要謹慎對待,以免對中國奶業產生相反的副作用。
      作為養殖企業的代表,陳文也認為不能太樂觀。“說老實話,我認為是暫時性的,季節性的。最近幾個月,正值夏季,溫度相對高,奶牛產奶量下降,導致供應量減少。整體方面,從2014年下半年奶價進入下行區間后,國內的養殖業已經出現殺牛倒奶現象,因此養殖企業加速了奶牛的淘汰,基本上牛生病后就不再救治,而是自然淘汰,因此存欄密度有所下降。導致整個產量是在下降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我國奶牛存欄量同比降10.2%。
      “恒天然可以提高收奶價,一方面是因為其合作的奶農本身是恒天然的股東,要保證其收益。另一方面,產品在下游賣得好上游當然可以提價。但國內的情況未必是這樣。”宋亮透露,目前國內企業的奶粉庫存還很大。
      陳文表示,國內奶價除了會受國際奶價影響外,還會受國內終端消費供需影響。“現在很多牛奶、奶粉還在打折促銷,供大于求,上游價格難徹底改變。”
      記者為對此專門走訪了零售市場,在廣州地區的大型超市看到,很多產品都在進行優惠活動。如特倫蘇低脂牛奶原價69元現價59元,蒙牛純牛奶一箱16盒原價44.8元,現價29.9元。伊利經典純牛奶第二箱半價,均價48 .8元,伊利經典有機奶原價76元現價69.7元。因此以上受訪人士皆表示,只有當市場供需關系改善后,中國奶業才會真正回暖,而這個時間預計要到2017年。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所有: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會展有限責任公司 蒙ICP備18004729號-3 技術支持: 會天下

    在線咨詢

    網站已關閉

    您的網站已到期,請及時續費
    聯系電話:400-606-1198

    微信掃碼添加好友

    www.22zy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