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賀蘭“糧改飼”改出畜牧養殖新典范
2017/10/23
賀蘭縣自2015年獲批國家“糧改飼”試點項目以來,舉全縣之力,采取精準管理措施,樹立全區改革典范。今年以來,先后接待了全國“糧改飼”觀摩團的參觀、承辦全區苜蓿青貯觀摩會,精準化管理措施在全區“糧改飼”項目推進會上做了經驗交流,并被作為典型經驗上傳到全區“糧改飼”微信群供其他縣區借鑒參考。
一是抓養殖場報備,促進項目有序實施。養殖場在青貯收貯前及封窖前及時向畜牧站報備,畜牧站安排工作人員,按照“一套班子、一把尺子、一個指標”的原則準確核實青貯制作容積及草食家畜存欄數量,并填寫《賀蘭縣全株玉米收貯核查表》,由養殖場負責人及核查人員分別簽字確認,確保項目執行公平公正。
二是抓驗收資料審核,確保項目高質量完成。項目實施養殖場按照要求,提供養殖場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開戶許可證、青貯收購協議、青貯收貯工作總結、大型收機械收割協議、會計賬、青貯收購記錄表等資料。其中青貯收購記錄表需由青貯拉運車主逐車過磅稱重簽字確認,確保青貯收貯量真實可靠。
三是抓項目驗收,保障項目執行效果。由縣委農辦、審計、發改、財政局等8個部門各抽調一名工作人員,組成項目驗收領導小組,嚴格按照驗收程序,現場核實草食家畜存欄數量和青貯收貯容積,逐場開展驗收。
四是抓績效考核,強化項目管理。制定了《賀蘭縣“糧改飼”試點工作績效考核辦法》及《賀蘭縣“糧改飼”績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對養殖場基本情況、項目實施情況及實施效果進行量化考核,由項目實施技術小組安排技術人員進行量化打分,設立優秀、合格和不合格等次,對績效考核不合格的養殖場不予驗收和發放獎補資金。
截至目前,全縣“糧改飼”試點工作全面完成,31家糧改飼實施場共制作優質全株玉米青貯達到30.7萬噸,制作優質苜蓿青貯4.72萬噸,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的61%,帶動青貯玉米種植面積8.77萬畝,收獲苜蓿青貯2.8萬畝,全株玉米青貯優質率達到95%以上。
信息來源:賀蘭縣政務服務網
信息來源:賀蘭縣政務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