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獲得注冊不等于一勞永逸:該查的還會繼續
2017/12/07
隨著2018年的元旦越來越近,中國乳業的新時期也即將來臨。
根據早前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規定,每個企業原則上不得超過3個配方系列、9種產品配方,該辦法將在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實行。
截至2017年11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共批準106家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工廠)245個系列的719個產品配方注冊。
現在不少獲得注冊的奶粉,便大肆吹捧,并將獲得注冊作為一種榮譽,讓不少人士感到反感。
實際上,奶粉獲得注冊只是一個新的起點,挑戰還在后頭,尤其是國產奶粉,全面收復失地,依然任重道遠,必須戒驕戒躁。
日前,由貝因美(002570,股吧)主辦,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瞭望智庫提供智力支持的“配方注冊制時代:國產奶粉的機遇與挑戰”圓桌交流會今天在北京舉行,為更好地推動中國奶粉市場的健康發展,給國產奶粉助力。
奶粉新政對代工品牌沖擊最大
此次會議邀請,國家質檢總局原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會長劉兆彬、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劉琳、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泰、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出席會議并發言。
劉兆彬在發言中指出,研究乳業的發展要從中國經濟大形勢著手,今年中國經濟可以說進入了一個穩定增長的新階段,用十九大報告當中的語言來判斷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也是中國乳業的發展現狀。
目前,伊利、蒙牛、飛鶴、貝因美、君樂寶、合生元等多家國產奶粉順利獲批;美贊臣、惠氏、雅培等多家外資品牌也成功闖關。
國家食藥總局等部門聯合推出的奶粉配方注冊制,是嚴格貫徹新版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從生產源頭把關,加強對中外奶粉企業生產監管,減少品牌數目,推動國內奶粉行業良性競爭,從而為恢復消費者信心奠定基礎。
王振泰指出,奶粉新政對乳品企業,特別是大規模的乳品企業,是非常好的機遇。一方面,從目前市場上反應出來的情況看,明顯走向了有序;另一方面,對于貼牌奶粉企業也有一定的遏制。
根據行業統計,我國106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共有近2000個配方,個別企業甚至有180余個配方。奶粉注冊制新政在明年1月1日正式執行后,貼牌、代加工和假洋牌將全部被清出市場,品牌數量將從2000個配方縮減到幾百個。
隨著獲批名單的陸續出爐,奶粉行業回暖的同時也在加速清場,行業的洗牌將加速。
“從現在注冊的數據來看,國內企業占據了主導,但是從奶粉市場的情況來看,洋奶粉企業市場份額依舊占有較大的比重”,劉琳在發言中強調,這也就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國產奶粉怎么抓住注冊制這個機遇開疆拓土,不能單純從注冊配方數量來判定優劣,國產奶粉依舊還有相當的路要走,相當的工作要做。
幾天前,西部牧業旗下全資子公司西牧乳業竟然被公布使用過期的原料加工嬰幼兒奶粉,而西牧乳業的嬰幼兒配方此前也獲得注冊通過。
對此,劉琳指出,我們有這些企業,很多都是通過了HACCP認證,還有ISO9001的認證,但是不是說通過了這些認證就一勞永逸了,它是一個過程。
我們企業要警鐘長鳴,你要每一天一開工,就要把你整個質量管理體系都要一絲不茍地貫穿進去,不能說我通過了什么認證。
不管通過了國際認證也好,還是通過了國家認證也好,只能說明你是在認證的那一段時間達到了那個要求,但是你要把這個貫穿到整個產品的24小時中去,而不是說拿這個做廣告做宣傳。
所以這個確確實實對我們是一個挑戰,對企業的管理能力,對于企業質量體系持久的貫徹執行,都是一個考驗。
“就是說從目前情況來看,你生產許可證的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的通過,然后你配方注冊制配方也通過了,這次(國家是藥監總局)檢查同樣也有配方通過的,但是配方通過只是國家對你這個產品的配方的要求,你達到了,但并不等于你生產環節你就一勞永逸了”,劉琳在會上再次這樣強調。
乳制品消費全面復蘇
在719個獲批注冊的配方中,國內產品配方占總數的80%,國外產品配方占20%。獲得產品配方注冊的企業中有50%的企業已注冊滿3個系列9個產品配方。
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伴隨著注冊制到來的行業洗牌可能會是國產奶粉“逆襲”的好時機。
劉兆彬總結,當前由于人均收入的增長,生活質量的提升;中國中產階級人群和人口的老齡化;新生代消費傾向和金錢觀的改變以及二胎政策的放開,都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消費起到拉動作用。
宋亮指出,今年以來我國整個國內的奶粉生產數據和進口數據都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表明今年的乳制品消費已經開始全面復蘇。
“國家制定的一系列產業政策對乳業發展存在利好。”劉兆彬表示,國家五大部委聯發的2016-2020奶業的發展規劃,包括大健康戰略、食品安全戰略、質量強國戰略、一帶一路戰略,尤其是十九大特別關注的實體經濟都有利于乳業的發展。
即便如此,奶粉配方注冊制帶給行業的挑戰也值得引起關注。
從現在注冊的數據來看,國內企業占據了主導,但是從奶粉市場的情況來看,“洋奶粉”企業市場份額依舊占有較大的比重。
劉琳在發言中強調,這也就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國產奶粉怎么抓住注冊制這個機遇開疆拓土,不能單純從注冊配方數量來判定優劣,國產奶粉依舊還有相當的路要走,相當的工作要做。
當然,隨著國際大品牌的進入,三、四線市場的格局將會被改變。外界擔心的是,在國際大品牌的大舉進軍下,國產奶粉品牌勢必承壓。
對此,王振泰表示,面對進口奶粉的競爭企業應該以兩個方面為抓手:一個方面就是專業化,貝因美成立25年以來始終沒有偏離嬰幼兒食品這個大的主題;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全球化,進行國際上的合作,構建全球的產業鏈。
劉琳強調,從公布情況來看,得到注冊的企業在食品安全質量管理體系還有不足。這就要求企業不能拿到認證就一勞永逸,企業還要警鐘長鳴,質量管理體系還是要一絲不茍的執行下去。
對此,劉兆彬也表示贊同,他認為企業一定要“迷戀質量”,從德國人質量管理的經驗來看,要做到精準的計量、精良的設備、一流的人才還有標準化的生產。
同時,宋亮也建議,從政府角度,對于國內的乳品企業要減稅、減費、減少負擔;從監管出發,食品安全監管要建立長效機制。
“行業這幾年恰恰是動蕩的,我們是不是用精準,平常的管理策略來應對,時機是不是恰當,這個企業自身也要反思。”王振泰強調在新的時期企業務必及時作出調整。
新政即將到來,誰將主宰中國乳業配方注冊時代,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來源:乳業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