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i6kk"></table>
  • <td id="0i6kk"><rt id="0i6kk"></rt></td><li id="0i6kk"><option id="0i6kk"></option></li>
  • 距離開展還有:

    行業新聞

    中國乳企的食品安全答案

    2018/01/04

      《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7)》顯示,我國乳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乳品企業競爭力穩步提升,乳品質量持續提升,2016年生鮮乳抽檢合格率99.8%,乳制品抽檢合格率99.5%,在食品行業中保持領先。

      2017年12月28日上午,上海浦江之畔某大廈二樓會議室內,人頭攢動,格外熱鬧。

      這里正在進行著一場特別的發布會。

      發布會的舉辦方是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明乳業”)。發布會的內容既不是新品發布,也不是為了產品宣傳,而是直接與食品安全有關。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最大,這已經成為中國乳品行業的共識。

    重視食品安全乳企在行動

      法治周末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光明乳業正式發布《全產業鏈食品安全管理2017版白皮書》,同時宣布上海光明旗下的華東中心工廠和乳品四廠通過了“國家優質乳工程”驗收。

      “發布白皮書是光明乳業每年的一項重要工作,它是對過去一年的總結,也是對未來一年的展望。思考光明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和明年該怎么做?”光明乳業媒體負責人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據光明乳業媒體負責人介紹,發布光明乳業食品安全白皮書實際上早在2015年就已開始。“光明乳業食品安全白皮書已經連續發布了三年。白皮書的內容主要展示了光明乳業近年來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工作的一些努力。”

      當然,重視食品安全工作的也并非只有光明乳業。

      就在光明乳業發布《全產業鏈食品安全管理2017版白皮書》的一天后,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利”)在第十屆健康中國論壇上也發布了《伊利健康工作體系》,內容則是總結取得的累累碩果,為未來的健康工作提前布局謀篇,這其中同樣提及對食品安全和質量的把控。

      “近年來,伴隨著消費端的升級,以及公眾對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作為供給端的乳品企業對與食品安全的重視也在加強。”朱丹蓬說,“食品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保障食品安全,中國乳企也一直在努力踐行。”

      “目前,我國國產奶質量不比進口奶差,甚至很多指標已經超過進口奶。”談到中國乳業的食品安全,朱丹蓬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國產牛奶已經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質量非常棒。”

    保障食品安全乳企在做什么

      那么,乳企具體是如何在生產、銷售等環節保證食品安全的?
      為保障食品安全,光明乳業建立了大質量系統。

      對于這一系統,它的核心則是光明PAI體系,覆蓋從奶源、生產、物流到分銷全產業鏈。

      所謂PAI,是Prevention(預防)、Assessment(評估)、Improvement(改善)三個單詞的縮寫。

      在這套系統中,光明乳業采取了以合法合規保障食安底線,以監測系統進行效果評估,以數據平臺實施精準追溯,以基礎研究提供技術支持,全方位多維度構建食品安全管理框架,以此來保障產品安全和質量目標的全面達成。

      例如,監測系統是光明PAI之評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監測系統貫穿了全產業鏈各個環節,光明乳業構建了風險監測、過程監測、產品檢測全覆蓋網絡。光明乳業通過CNAS認可和LIMS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實施和運用,實現對各環節關鍵指標的實時監控,提供數據和分析結果,為評價管理現狀提供數據支持,也為改善提供依據。

      無獨有偶。

      據君樂寶乳業集團副總裁、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劉森淼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為了確保奶粉的安全和高品質,君樂寶奶粉同樣也建立了一套優質奶粉保障體系,即自有優質牧場奶源+全球優選原輔料+專為中國寶寶設計的配方+先進生產工藝+四重檢測。

      “為了確保每一罐奶粉100%安全、放心,君樂寶奶粉首創了四重檢測體系,包括企業自檢、行業檢驗、國家抽檢、國際第三方權威機構獨立檢驗,最終實現批批檢查。”劉森淼介紹。

      此外,伊利在保障食品安全上同樣也在“下功夫”。

      《伊利健康工作體系》顯示,伊利在生產中設置了“質量標準三條線”:在國標線的基礎上,提升50%的標準制定了企標線;在企標線的基礎上,又提升20%制定了內控線。

      伊利官網信息還顯示,其還與SGS(瑞士通用公證行)、LRQA(英國勞氏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國天祥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持續升級伊利全球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伊利食品質量安全風險控制的能力。

      與此同時,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元”)在食品安全上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公開資料顯示,三元專門構建了全球范圍內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系統,只要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被媒體曝光,三元的科研人員會馬上進行分析,了解引起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一旦出現對人體有害或者有潛在危險的物質,三元就會馬上將其納入檢驗檢測指標中去,馬上對自身相關的產品原輔料、包裝、產品進行分析。

    乳品質量已在食品行業領先

      “當前國產嬰幼兒奶粉在國家各部委、監管部門、行業協會以及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在品質、安全質量、奶源質量已達世界領先水平。”劉森淼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來自中國奶業協會的一份《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7)》印證了劉森淼的說法。

      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7)》顯示,我國乳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乳品企業競爭力穩步提升,乳品質量持續提升,2016年,生鮮乳抽檢合格率99.8%,乳制品抽檢合格率99.5%,在食品行業中保持領先。

      對于乳制品質量的改變,或許我們也可以從嬰幼兒奶粉這一乳制品細分市場中窺見一斑。

      以2017年前11個月為例。2017年1月至11月,食藥監總局總共抽檢了2432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其中2425批次合格,合格率達到99.71%。

      截至2017年11月,食藥總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抽檢已經連續5個月全部合格。

      此外,2014年,食藥總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抽樣檢驗樣品1565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48批次,合格率為96.93%。2015年,食藥總局共抽檢3397批次,合格率為98.9%。2016年嬰幼兒配方乳粉共抽檢2532批次,檢出不合格的樣品32批次,合格率為98.7%。

      對于,中國乳業產品質量在這十年中的改變,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同樣也是很有感觸。

      “到今天,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經過頑強追求和持續努力,中國奶業已經完成了脫胎換骨的改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質的提升,是歷史性的進步。”據高鴻賓介紹,在企業食品安全自檢方面,現在企業自檢費用其實已經占到銷售額的1%至2%。

    來源:法治周末

    版權所有: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會展有限責任公司 蒙ICP備18004729號-3 技術支持: 會天下

    在線咨詢

    網站已關閉

    您的網站已到期,請及時續費
    聯系電話:400-606-1198

    微信掃碼添加好友

    www.22zy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