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轉型扎堆羊奶粉 “純羊”概念成為新賣點
2018/02/12近年來,國家對于奶粉行業的扶持及監管力度明顯加大,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嬰幼兒配方注冊制”至今還在實施中。然而,伴隨著奶粉新政的實施,中國奶粉的市場格局必將發生重大變化,市場集中度會逐步提升,而在行業洗牌過程中,價格戰或將再起。有著“奶中之王”稱的羊奶粉,成為乳企們在后配方注冊制時代轉型的發力點之一。
截至目前,包括澳優乳業、雅士利、飛鶴、圣元等大型乳業紛紛進入羊奶粉領域。而過去的2017年,對于中國羊奶市場來說,算是一個發展元年,不僅品牌數量已經突破200個,而且企業銷售也呈現井噴勢頭。
乳業專家宋亮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羊奶粉供應品牌和量來看,呈現急劇增長的趨勢,未來面臨產品過剩的危險。另外,從市場動銷來看,品牌口碑好的羊奶粉企業獲得市場的紅利,而那些投入不多的品牌則面臨風險。
眾所周知,過去的2017年,我國嬰幼兒奶粉行業受“奶粉新政”影響,行業變化巨大,部分奶粉企業配方注冊而導致市場銷售出現波動。而羊奶粉則在去年卻呈現出“飄紅”態勢,國內少數奶企則從區域品牌迅速崛起為全國性品牌。
對此,乳業資深專家、原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羊奶粉市場經過近10年的發展和營養優勢都取得了較好的發展,并且一直精耕母嬰渠道,加上自身營養優勢和特點,每年都保持著25%以上的市場增長量,處于快速發展期,預計在2018年將達到100億元左右的市場需求量。
2月2日,澳優乳業公布了2017年的成績,其羊奶粉品牌佳貝艾特,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3億元,增速在60%以上。
2月5日,作為澳大利亞產能第二大的奶粉企業,維愛佳方面對外表示,公司2017年在華銷售超出預期,其中羊奶粉已賣斷貨,正在全力補倉之中;基于此,維愛佳方面保守估計公司2018年在華整體銷售和2017年相比,將實現400%左右的增長,其中羊奶粉的表現會更為出色。
另外,陜西和氏乳業旗下羊奶粉業務去年整體銷售也實現了加快增長。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作為最早一批涉足羊奶產業的外資乳企,維愛佳在澳大利亞有一個乳制品工廠即圖拉乳制品廠,年產能達到2萬噸。 “維愛佳羊奶粉、佳貝艾特等屬于最早一批入華銷售的羊奶品牌,并且一直深耕母嬰渠道,因此,近年來業績呈現井噴勢頭。”業內人士稱。
事實上,伴隨著消費升級以及人們對健康意識的提高,加之行業巨頭紛紛涉足,羊奶產業正在呈現井噴態勢。“近年來,羊奶也逐步被國人認知、接受和追捧,產業發展速度在兩位數以上。”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華銷售的國內外羊奶品牌數量已經突破200個。“羊奶粉市場會繼續擴容,規模將在100億元以上,因此,預計未來進入中國市場的羊奶粉品牌還會增加”,王丁棉表示,隨著宣傳和引導的深入,會有更多的人認知羊奶,隨之將會有更多的人選擇羊奶粉消費。消費群體的擴大,對市場拉動也會隨之加大。
維愛佳相關人士表示,“目前,羊奶粉正在成為維愛佳業績的主要增長引擎,并已賣斷貨了。”而據記者了解,包括圣特拉慕、澳貝佳、佳貝艾特等其他羊奶粉品牌,在部分地區也出現了賣脫銷的情況。這也折射出了羊奶粉市場的火爆程度。
正是因為看到羊奶產業發展前景誘人,日前,雅士利國際從澳大利亞引進了一款名為“朵拉”的羊奶粉;此前,宜品乳業也將蓓康僖輸入了中國;圣元國際也從法國引進了“圣特拉慕”羊奶粉品牌。
值得關注的則是,無論是“朵拉”,還是“蓓康僖”,抑或是“圣特拉慕”,都深深地打上了“純羊”的烙印。
王丁棉就表示,嬰幼兒奶粉配方制度的實行,將會讓羊奶粉市場和資源集中度得到很大提高,其中“純羊”品牌會發展得更快。
據不完全統計,雖然在華銷售的國內外羊奶粉品牌數量超過200個,但截至2018年2月5日,已經獲得國家食藥監總局注冊的“純羊”品牌數量不到30個,包括維愛佳、佳貝艾特、圣特拉慕、澳貝佳、德瑞蘭帝、蓓康僖、朵拉。
因此,“純羊”品牌已經成為經銷渠道和母嬰門店爭搶的“香餑餑”,銷售增長幅度明顯超過“非純羊”品牌。不過,相較于其他進口的“純羊”品牌,佳貝艾特和維愛佳表現更為亮眼。
對此,一位乳企人士表示,2017年,在羊奶粉市場中,維愛佳和佳貝艾特的業績表現之所以特別突出,一是在于都是原裝原罐進口產品;二是在當地國家都有銷售,比如佳貝艾特全球銷售增至65個國家和地區,維愛佳不僅在澳大利亞100多家藥店銷售,還進入了中東市場,然而,其他所謂的進口羊奶粉品牌,在當地國家基本沒有銷售,只是針對中國用戶定制的,因此被稱之為假洋鬼子;三是都為自有工廠、自有品牌,并且都有自檢自控的羊奶資源。
可以說,正是基于滿足了上述條件,也讓乳企們收益頗豐。“隨著配方注冊制的落地實施,未來,整個奶粉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品牌、價格重塑將成為主旋律。而伴隨著眾多乳企進入羊奶粉領域,羊奶粉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大吃小的過程將羊奶粉行業率先表現出來。”宋亮如此表示。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