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型更精準估算奶牛甲烷排放
2018/04/07
為了更好地掌握動物的甲烷排放,一個國際研究聯盟開發了更精確的模型來估算奶牛產生的溫室氣體的有效量。
這項大型研究涉及了超過5200頭泌乳牛個體數據,這些數據由來自15個國家的動物科學家收集而成。研究發現,奶牛的甲烷排放量可以用簡化的模型來預測。由于飼料干物質采食量是甲烷產量預測的關鍵因素,新模型需要與飼料有關的變量。
項目首席科學家、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農學院教授Alex Hristov解釋說,這些更準確的模型能被用于建立特定區域的腸道甲烷排放清單,鑒于研究的范圍之廣,該項目將產生以前無法得出的結論。
“ 此前從未建立過這樣的個體動物數據的龐大信息庫。”Hristov說,“四年前,當我們將這個項目組合時,我們以協議的形式聯結了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這樣我們能獲取他們研究中的機密數據,他們提供甲烷排放和所有相關測量涉及的個體動物的數據。這使我們有機會開發更強有力、更準確的腸道甲烷排放預測模型。”
雖然同時分析飼料攝入量和詳細的化學成分的復雜模型在預測上有更佳表現,但只需要考慮喂養的干物質攝入量和膳食纖維含量的簡化模型具有次優的預測能力。這為如美國環境署這樣目前使用復雜模型的監管機構提供了替代選擇。“美國環保署的清單基于一系列復雜的高不確定性的方程。”Hristov表示。
該研究的相關進展今年3月發表于《全球變化生物學》。一個主要發現是,特定地區的甲烷排放換算系數的修訂,有望改善國家甲烷排放清單中排放量的估值。甲烷排放換算系數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提出的,以表明動物攝入的能量轉化為甲烷能源的比例。
這一因素被廣泛應用于政府編制溫室氣體清單和全世界對于緩解策略的研究。Hristov指出,該研究提供了將特定地區甲烷排放轉換因子列入國家清單的機會,這對于提高世界范圍內奶牛生產系統碳足跡評估的準確性以及幫助制定緩解策略至關重要。“在世界不同地區,奶牛依據它們的飲食、基因和管理系統的不同,排放出不同數量和濃度的甲烷。”Hristov說。
研究團隊當下正在建立類似的數據庫,用于預測肉牛、綿羊和山羊腸道甲烷的排放量。Hristov指出,畜牧養殖的排放占全球溫室氣體的重要部分,要對當前和未來的減排措施進行有效性的衡量和分析,監管機構就必須掌握現有的腸道甲烷排放水平的準確數據,由此,甲烷排放才會減少。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