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乳企“抗壓”迎業績上漲
2018/05/22穩坐國內乳企“老三”位置的光明乳業有點后勁乏力,一季報營收利潤雙降;難兄難弟還有“老四”三元食品,受“自己人”搶份額影響,去年其奶粉銷量同比下降11.08%,庫存量猛增83.35%!這使得它們與“第一梯隊”的伊利、蒙牛差距進一步擴大。實際上,在成本上漲壓力面前,受益于奶粉新政和“二孩潮”,大部分乳企都較能“抗壓”,迎來了業績上漲。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涂端玉
光明乳業前三月實現營業收入50.99億元,同比下降4.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4億元,同比下降28.55%。其昔日“搖錢樹”——高端常溫酸奶“開山之作”莫斯利安逐漸陷入頹勢。該產品2009年推向市場以來銷售一路狂飆。過去兩年來,光明乳業在年報里對莫斯利安只字不提。
目前在常溫奶業務上,光明乳業活在了夾縫中,被乳業“雙雄”伊利、蒙牛大力擠壓,“后起之秀”安慕希借渠道深耕和營銷投入之力,一騎絕塵將莫斯利安甩在了身后。光明乳業還被認為“成也華東敗也華東”,2017年光明乳業在上海市場營收為52.23億元,其在國內其他地區加起來的營收也僅有121.72億元。
在乳業專家宋亮看來,光明乳業收入下降主要就是以莫斯利安為代表的常溫奶銷量下降所致,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同樣面臨難題的還有乳企“老四”三元食品。此前其發布的2017年年報顯示,去年三元固態奶銷量同比下降11.08%,庫存量同比猛增83.35%!媒體報道稱,近期北京多家超市已經看不到三元奶粉的身影。對此,宋亮認為,此前唐山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在奶粉業務方面以超低價格搶奪三元食品的市場,使三元食品正常運營受到影響,經銷商信心不足,這使得其奶粉和奶酪在銷售上沒有達到預期,導致庫存猛增。
三元食品奶粉庫存暴增
三元食品業務有液態奶、固態奶和冰激凌三大支柱,其固態奶包括奶粉、奶酪等產品,去年此板塊出現高庫存,銷售量為3692.76萬公斤,同比下降13.18%。今年一季度三元奶粉業績已穩步回升。
但在業界人士看來,其庫存猛增源自公司內耗,即三元食品與唐山三元之間“自己人”搶份額,使得經銷商“觀望”所致。有說法認為,唐山三元為了占領市場,低價搶奪三元奶粉事業部的市場,經銷商抵制進貨,促使庫存量猛增。
乳業“雙雄”領跑
乳業“雙雄”的地位依然牢固。今年一季度伊利股份實現收入197.53億元,同比增長25.10%;凈利潤達到10.63億元;蒙牛乳業2017年收入為601.6億元,同比增長11.9%,凈利潤20.5億元。“第一梯隊正在加速拉開與第二梯隊之間的距離。”有行業觀察人士認為。
記者發現,大部分乳企的年報和一季報都成績不錯,不少全國性乳企和區域乳企齊齊迎來業績快速增長,并較上一年明顯提速。
“區域性乳企包括燕塘乳業、天潤乳業、科迪乳業的營收、利潤增長主要得益于中高端低溫產品日益受到市場青睞。”上述行業觀察人士表示,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偏愛本土巴氏奶。
“去年以來,原材料、物流運輸等成本費用都在上漲,在此情形下,乳企能頂住壓力增加利潤不容易。”上述觀察人士表示,今年乳企競爭依然激烈。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