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優質乳工程標準和標識正式發布
2018/08/30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國辦發〔2018〕43號),由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主辦,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和長富乳業承辦的“第二屆中國優質乳工程巴氏鮮奶發展論壇”在廈門成功召開。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秘書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張智山、以及來自各省級奶業協會、33家乳品企業、10多家產業鏈合作伙伴和媒體350余人參加會議。
本次論壇是貫徹落實國辦《意見》的重要舉措,一是對外宣讀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對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實施的優質乳工程項目批復文件;二是發布中國優質乳工程技術規范,填補優質乳工程標準缺失的空白;三是發布優質乳工程標識;四是分享企業踐行優質乳工程、引領國產奶業優質綠色發展的最新經驗。
梅旭榮指出:國家奶業聯盟成立以來,匯聚全國產、學、研優勢資源,圍繞奶業產業技術瓶頸和重大科學難題,開展基礎研究和前沿科技探索,提出“優質奶,產自本土奶”的科學理念,引領學科和產業發展方向。38家乳制品企業實施的優質乳工程效益明顯,提升了核心競爭力,有效抵御了進口沖擊和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不利影響,有力推動了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梅旭榮希望:一是抓住奶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歷史機遇,勇于擔當,以優質乳工程為核心任務,加快推進奶業優質綠色發展。二是更加注重協同創新,本著開放、包容、創新、互利共贏的理念,把奶業聯盟打造成為分工合理、密切配合、多學科交融的大平臺,不斷推出重大關鍵技術。三是進一步加強聯盟自身建設。奶業創新聯盟是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的標桿聯盟,理應繼續發揮引領作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將全力支持奶業聯盟的各項工作。
張智山認為:在近20年的發展中,我國奶業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實現了從數量增長向產業素質提高的轉變。現階段的突出特點是質量安全意識普遍增強,產業素質顯著提升,乳品質量顯著提高,原料奶質量、乳品加工設備和冷鏈建設等為推廣巴氏鮮奶奠定了良好基礎,推動巴氏鮮奶發展是各級奶業協會的一項重要任務。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辦公室莊嚴處長宣讀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對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實施的優質乳工程的批復文件,文件中指出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2018年被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確定為重點建設的標桿聯盟之一,并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央級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立項,連續支持奶業聯盟在全國開展“優質乳工程”實施工作。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秘書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向國家奶業創新聯盟理事長王加啟授優質乳工程標識,標志著優質乳工程標識正式落地。
國辦發《意見》著重強調健全法規標準體系,包括修訂提高生鮮乳、巴氏鮮奶等國家標準,建立生鮮乳質量分級體系和工藝標準。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經過5年優質乳工程實踐,以新鮮、優質、低碳為目標,形成了《優質生乳》、《優質巴氏殺菌乳》和《優質超高溫瞬時滅菌乳》等一套完整的優質乳工程技術規范,在第二屆中國優質乳工程巴氏鮮奶發展論壇上首度正式發布,意味著長期以來標準缺失的空白得到填補。
2017年2月,長富乳業攻堅克難,通過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優質乳工程驗收。2018年7月,長富乳業又成為第一家通過中國優質乳工程復評審的企業。長富乳業的經驗表明,通過實施中國優質乳工程,普及巴氏鮮奶,在促進奶牛養殖業健康發展的同時,為國內消費者提供營養、健康、充滿活性、品質優異的好牛奶,實現健康中國家庭、造福子孫后代的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來源:中國奶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