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做的這件事,在國內實現“三個率先”
2018/09/289月27日上午,中國(通遼)農產品、肉牛電子交易平臺正式上線啟動。
中國(通遼)農產品交易平臺凸顯“四大功能”
上線啟動后的中國(通遼)農產品交易平臺總投資1500萬元,總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交易品種包含玉米、大豆、水稻、小麥等大宗農產品為主,將采用競價交易、掛牌交易、協商交易等多種模式。
該平臺依托通遼市及全區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為全區的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及相關大宗商品提供“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平臺。
同時,通遼市也將始終堅持“立足通遼、面向蒙東、輻射東北、服務全國”發展理念,積極與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接軌,將中國(通遼)農產品交易平臺打造成集電子交易、在線支付、物流配送、商品展示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農產品交易平臺。
研發交易
將玉米、大豆、紅干椒、水稻、雜糧雜豆等通遼市優質特色農產品納入線上交易,企業、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等新型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可上線實時交易,進一步擴大了市場主體、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激發了市場活力。
搭建信息
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處理技術,交易平臺門戶網站可發布實時、準確的農產品價格行情、市場分析等信息,形成農產品現貨市場運行的“晴雨表”,提升交易平臺的價格話語權,實現通遼農產品“買全國、賣全國”的發展目標。
建設物流
利用交易平臺成交量大、物流運輸集中的優勢,平臺可將分散的物流需求進行優化配置,為托運、承運企業提供最優運輸方案,拉動商貿物流業的發展。
構建融資
平臺積極與各銀行保險機構合作對接,根據農產品交易特點、線上交易方式及企業融資需求,先后推出結算貸、云稅貸等創新型金融產品,有效解決了農民種糧難、風險大,企業融資難、運輸難的現實問題。
中國(通遼)肉牛電子交易平臺實現“三個率先”
以現有大型交易市場為基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力求建成集牛服務、牛交易、牛金融于一體的肉牛大數據綜合平臺。實現肉牛交易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質量安全可追溯,形成肉牛產業鏈閉環,提升通遼市肉牛品牌在全國市場的影響力,進而助推通遼市肉牛產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中國(通遼)肉牛交易平臺立足通遼、服務全區、面向全國,致力于建設肉牛產銷平臺和肉牛品牌平臺,通過牛交易、牛金融和牛服務三大服務功能,著力打造全國肉牛定價中心、產業信息中心、技術交流中心、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心、物流集散中心和會展貿易中心等六大中心。
中國(通遼)肉牛交易平臺的上線運營,在國內開創了三個“率先”:
一、是在國內率先實現了活體肉牛線上交易
作為全國首家肉牛線上交易平臺,中國草原肉牛之都網已取得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這是通遼市充分運用“互聯網+牛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的有益探索和生動實踐。
二、是在國內率先實現了金融和牛產業深度融合
交易平臺與建設銀行密切合作,有效緩解了養殖戶融資困境,使金融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交易平臺為廣大會員量身定做了“結算貸”、“小微快貸”、“云稅貸”等一批金融創新產品,極大地滿足了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多樣化的金融需求。目前,通遼全市已發展用戶1187戶,累計發放信用貸款1.4億元。
三、是在國內率先實現了肉牛資本化
肉牛交易平臺與自治區永安保險公司合作,探索出了一條把活牛作為擔保載體的資本化之路,為通遼市肉牛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信息來源:中國通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