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今年地方財政安排20多億元的資金,
2019/11/13
11月13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就目前奶業振興成效的有關情況答記者問。為我國奶業振興發展繪制了藍圖、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副主任寧啟文,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王俊勛,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劉亞清,農業農村部奶及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王加啟,寧夏吳忠市義明黃沙窩奶牛養殖合作社理事長吳義明等出席發布會。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副主任寧啟文主持新聞發布會
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王俊勛介紹,《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出臺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奶業振興發展的總體要求,科學設定發展目標,推動奶源基地建設、乳品加工、市場流通等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的落實,強化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發揮奶農和企業的主體作用,形成了振興奶業的良好氛圍。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的部門,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一些工作。
第一,加強組織協調。農業農村部作為奶業振興工作的牽頭部門,組織召開落實《意見》分工會議,協調有關部委共同推進《意見》的落實,召開全國農業農村系統奶業振興工作推進會和現場會,部署有關重點工作。內蒙古、河北、黑龍江等奶業主省區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或建立聯席制度,切實推進奶業振興工作。
第二,制定具體的落實措施。農業農村部等九部委聯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細化實施了具體工作舉措。發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國產嬰幼兒配方乳品提升方案》,明確嬰配粉發展思路,四個奶業主產省和大多數省份都出臺了奶業振興意見,明確了主攻方向和措施及發展路徑。
第三,強化了資金支持。今年,中央財政安排多項資金,用于繼續擴大糧改飼實施范圍,將優質苜蓿基地建設規模由50萬畝增加到100萬畝,改造提升1500個奶牛家庭牧場,增加5000名牧場主和技術骨干培訓,開展生鮮乳質量第三方檢測試點,據不完全統計,地方財政今年也安排了20多億元的資金,用于支持奶牛擴群增量,乳制品加工和乳品消費培育,推進實施奶業振興。
第四,推動養殖加工融合發展。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印發《支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重點支持奶農家庭牧場和合作社發展,引導奶農發展乳制品加工,河南、山東等地支持規模養殖場開辦生鮮乳飲品店,部分養殖場已取得乳制品加工許可證。同時一些大型乳企開始自建牧場或參股收購養殖場等形式,向奶牛養殖延伸,提高自有奶源比例。
第五,引導乳品企業發揮主體作用。督促乳企嚴格執行合同收購,建立統一的生產資料采購平臺,降低投入品成本,推動乳品企業與金融機構聯合,為奶農提供現金補貼、免息和低息貸款,緩解資金壓力,擴大奶牛飼養規模。據統計,去年以來,乳品企業收奶量增長了10%左右。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奶業振興實現了良好開局,乳品生產恢復了增長,據農業農村部監測,1-9月份全國生鮮乳產量同比增長5.2%,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同期乳制品產量增長了8.8%,奶業轉型升級加快,全國奶牛平均單產7.8噸,同比提高了400公斤,規模牧場生鮮乳質量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奶牛養殖效益回應,近期規模奶牛養殖收益回歸到每頭牛年均3000元左右,單產9噸的奶牛利潤達到4000元左右。乳品消費信心提振,2018年我國液態奶銷售額同比增長7.1%,國產嬰配粉銷售額增速也從14.5%增長到21%,市場占有率進一步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