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家畜種質資源與胚胎工程技術院士工作站
2020/08/178月15日,為深入實施“科技興蒙”和鄉村振興行動,助推內蒙古畜牧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由內蒙古科協、內蒙古科技廳、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賽科星繁育生物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家畜種質資源創新與繁育技術學術研討會暨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在呼和浩特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畜牧學、動物學等相關領域的100多位頂尖學者,共同見證這一時刻。

據介紹,院士工作站分別設在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和內蒙古賽科星研究院。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涌和魏輔文院士牽頭帶領其團隊在內蒙古開展家畜種質資源與胚胎工程技術創新研究。將通過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探索,建立本土家畜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雙向機制,推動畜牧業實現轉型升級與良性發展。
內蒙古科協主席趙吉在致辭中介紹,內蒙古家畜等動物種質資源豐富,是國家家畜種質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畜牧業生產、肉蛋奶供應鏈中具有重要作用。畜牧業是內蒙古基礎產業、民生產業,對保障全國綠色畜產品供給,促進全區鄉村振興與農牧民增收等方面有重要意義。畜牧業發展的問題歸根結底是種質資源問題,種業、種質資源創新永遠是焦點。現階段我區畜牧業結構、產品市場認可度等方面的問題仍然突出,高端生態畜產品仍相對短缺,滿足差異化與個性化消費需求能力較低。這些發展短板的背后是我區本土家畜遺傳資源如何保護和開發的問題。
據了解,院士工作站這一聯合平臺建立后,將要把種質資源專家、家畜繁育專家、動物營養專家、動物疫病防控專家等凝聚起來,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現代畜牧業發展貢獻力量。今后自治區要大力提升種業發展水平,引領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攜手將自治區打造成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畜牧育種大型基地和科技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