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經濟轉型發展更穩健
2021/06/23呼和浩特市緊跟國家產業發展導向,立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穩增量、抓創新,強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快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穩步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
今年,呼和浩特市繼續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中塑造首府新優勢。做優做強優勢特色產業,重點推動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國乳業產業園兩大乳產業項目達產達效,打造“千億級乳產業集群”,讓“中國乳都”享譽世界。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將開工建設液態奶工廠一期及國創中心、物流園區等產業鏈項目;蒙牛中國乳業產業園將實施全球質量中心、研發中心項目,開工建設低溫、鮮奶、奶酪3個工廠。與此同時,盛健山羊奶、正大集團生豬屠宰加工等項目以及生鮮食品零售和冷鏈物流建設也在積極推進,呼和浩特市綠色食品產業正在逐步壯大;現代能源產業按照“能耗雙控”要求,抓好節能技改和清潔生產,推動久泰100萬噸煤制乙二醇項目建成投產,加快旭陽中燃制氫綜合利用項目建設,鼓勵引導企業實施能耗低、附加值高的產業鏈延伸項目;生物醫藥產業方面加快推動金宇國際生物科技產業園等項目建設,積極推動生物制藥向試劑、注劑、片劑及新品研發方向轉型,打造世界級動物疫苗生產和研發基地;硅材料產業要牢牢抓住碳達峰、碳中和計劃的重大機遇,保障中環五期及擴能、華耀光電達產達效,配套引進產業鏈中下游項目,打造全國產能最大、技術最優的光伏產業基地;(
數字經濟產業要重點實施“計算存儲能力倍增計劃”,新增大數據服務器裝機28萬臺;積極發展“5G+工業互聯網”,推動2—3家重點行業龍頭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內網改造升級,同步開展企業登云行動,推動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建立企業上市“綠色通道”,加快培育企業上市。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火車東站新商圈規劃建設,建成投用大型商業綜合體2個,啟動內蒙古SKP旗艦店項目,新建品牌連鎖便利店不少于100家。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建設,加快中農聯國際冷鏈產業園落地,開工建設韻達、申通等電商物流項目。
為確保完成能耗雙控目標任務,要求全市各地區嚴把行業準入關和項目引進關,嚴禁引進建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首府功能定位的工業項目,提高行業準入標準,大力引進“無中生有”新產業,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嚴格控制高能耗產能,生物化學行業原則不再引進無下游加工的原料藥項目。除國家規劃布局和自治區延鏈補鏈的現代煤化工項目外,“十四五”期間原則上不再引進新的煤化工項目;全面推進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低產出產能。嚴格落實自治區新一輪化解過剩和淘汰落后產能標準,加快退出產能過剩行業限制類產能(裝備),實施產能置換升級改造。鐵合金、電石、焦炭等行業中的落后產能原則上兩年內全部退出。推動化工、有色冶金等能耗大戶盡快制定轉型升級方案,實施新項目替代,大幅壓減低效產能;增強科技創新第一動力,支持重點工業企業普遍建立研發機構,全方位提升工業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圍繞提升工業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推動建筑材料、有色冶金、粉煤灰綜合利用等能效較低產業自主研發或引進先進工藝技術,通過技術改造提高能耗產出比;實施企業培育行動計劃,扶持優質企業不斷做大做強。構建制造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在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食品加工等領域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百億元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到2023年再創建國家、自治區級綠色工廠10家以上;強化工業園區規劃管理,嚴格篩選引進建設項目,杜絕出現“裝進籃子都是菜”現象;建立完善政策引導體系,多措并舉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從2021年起,各級財政性資金對企業的支持獎補政策重點向低能耗高產出行業傾斜。嚴格按照國家、自治區規定對高能耗行業實行差別電價、階梯電價政策,倒逼高能耗行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