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小鎮”名不虛傳
2022/12/12凌晨5點,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鑲黃旗新寶拉格鎮穩都日湖奶牛養殖園區里,53歲的烏云其其格在擠奶棚圈中來回穿梭,兩頭奶牛剛剛安裝上擠奶機,伴著嗡嗡的機械聲,涓涓牛奶緩緩流入擠奶機。待20頭奶牛擠完奶,已經是近7點鐘的光景,烏云其其格將奶桶中的牛奶過濾、消毒、裝車后,就駕駛著農用小車將牛奶送到她的奶食店。
養殖園區距離她的額爾敦奶食店僅有3公里,不到15分鐘,農用車緩緩地停靠在奶食店門口,穿著白色工作服的丈夫額日登蘇和麻利地卸下牛奶,而在此時,奶食店里的第一鍋奶酪剛剛新鮮出爐,額日登蘇和將奶酪倒入模具中讓其冷卻成型。鮮嫩軟糯的奶酪冒著裊裊熱氣,如同夫妻倆蒸蒸日上的生活。
烏云其其格和丈夫額日登蘇和是鑲黃旗翁貢烏拉蘇木伊和勿拉嘎查牧民,多年來一直從事奶牛養殖,是當地一些奶制品手工作坊的奶源供應商,但是隨著奶制品行業的發展,作為原料供應鏈上的牧民家庭卻掙不到更大的利潤。“家里人多草場少,靠賣牛奶只能養家糊口,增收致富還得另做打算。”烏云其其格坦言,“既然奶制品的附加值高,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做呢?而且小時候經常跟著媽媽做奶酪,手藝可是一輩子都跟著我們呢!”
2010年,夫妻倆在新寶拉格鎮租了一間平房,開始了他們的奶制品制銷事業。由于缺少流動資金,銷路也不廣,他們的奶食店起初日加工鮮奶只有幾十斤,僅生產奶酪、奶皮子、奶豆腐等產品。雖然當時生意不好,但烏云其其格并沒有放棄,她努力學習技藝、提升產品質量、拓寬銷售渠道……在夫妻二人的努力下,他們的奶制品加工事業逐步走上正軌。“現在的生產設備全部是電動機械,奶制品的發酵、加工、烘干等工序都分區作業,無論是從口感還是從技術上,都比從前好很多,品種也增加到20多種,日加工鮮奶量最高可達到700斤。”烏云其其格微笑著介紹,“和大規模的奶制品店比,700斤可能只是人家的零頭,但我們每天的收入也能夠達到兩三千元,已經很知足了!”
鑲黃旗傳統奶制品以制作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品質上乘聞名遐邇,有著“宮廷奶食”的盛譽。然而長期以來,奶制品只是當地人的一種食物,并沒有形成真正的產業。直到世紀之交,隨著“圍封轉移”等政策的實行,部分牧民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搞起奶牛養殖和奶制品加工,推動了這項傳統手藝向產業方向發展,奠定了民族傳統奶制品產業的基礎。
近年來,鑲黃旗深入貫徹落實“奶業振興”戰略部署,將傳統奶制品產業作為重要富民產業和鄉村振興主導產業,堅持規劃先行,提出“五位一體”(奶牛養殖、產品加工、市場營銷、品牌打造、文化旅游)、“四個統一”(統一商標、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營銷)、“兩種模式”(手工作坊聯合經營型、龍頭企業帶動型)和“一個品牌”(錫林郭勒奶酪)的產業發展思路,開展示范創建活動,加強政策扶持、服務引導、技能培訓等工作,大力推進傳統奶制品產業規范化、標準化發展,全力打造“奶酪小鎮”。
走進鑲黃旗民族傳統奶制品產業園,一個個手工作坊正在緊張而有序地生產奶制品。“該產業園是鑲黃旗規劃建設的‘四個現代城鎮產業園區’之一,2020年8月投入使用后,按照‘四個統一’模式開展奶制品加工,解決了以往手工作坊分散生產、標準不一、難于監管等難題。”鑲黃旗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朝魯門向記者介紹。目前,已有21家傳統奶制品手工作坊入駐產業園區,其中11家示范戶、10家生活困難戶,年加工鮮奶量4000噸,年產值達到2000萬元以上,并帶動60余人就業。
為了更好服務奶制品經營主體,鑲黃旗成立了傳統奶食品協會,對全旗奶制品經營主體提供政策咨詢、服務引導,并組織舉辦行業代表人士座談會、傳統奶制品技能比賽等活動,積極搭建行業交流服務發展平臺。同時,為了規范制作工藝、強化市場管理、提升產品質量,每年舉辦奶制品加工技能、產品創新研發、品牌打造與市場營銷等專題培訓,有力提升了奶制品從業者的制作加工、產品創新和市場經營能力。
在政策扶持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鑲黃旗各類民族傳統奶制品手工作坊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民族傳統奶制品產業成為鑲黃旗進城牧民創業就業、穩定增收的主要途徑之一。
行走在新寶拉格鎮,街面上五家店鋪中至少有一家是銷售奶制品的店鋪,隨便走進一家超市,都能看到琳瑯滿目的奶制品柜臺。在這里,牛奶的“朋友圈”不斷擴充——奶酪、奶皮、奶豆腐、酸奶、糖果、糕點……品類多達幾十種,“奶酪小鎮”名副其實。據統計,目前鑲黃旗共有傳統奶制品生產企業1戶、三證齊全的手工作坊170余戶,全產業鏈從業人數達2000余人,年產值近億元,傳統奶制品產業成為當地牧民群眾發家致富的“綠色”底牌。
信息來源:央廣網